导航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退出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首 页
戏曲新闻
视频欣赏
经典唱段
伴奏下载
团体简介
人物简介
戏迷天地
访谈采风
唱段唱词
唱段曲谱
上党戏曲论坛
收起
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最新推荐
“风从太行来”上海世博会演出(上)
上党梆子《杀庙》08青折赛
上党梆子:碧血染金殿(08青折赛)
上党梆子《杀庙》08青折赛
上党梆子:别窑(08青折赛)
上党梆子:打神告庙(08青折赛)
上党梆子:扈家庄(08青折赛)
上党梆子:斥子(08青折赛)
第五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成都揭晓
太原群星晋剧艺术团正式成立
冯玉萍成为第七位“三度梅”大奖得主
第26届戏剧梅花奖揭晓
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都举行红毯秀
曲剧《骆驼祥子》走进台北
京剧《龙凤呈祥》将拍成电影
戏曲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戏曲新闻
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隆重召开
(本网讯 通讯员申陵锋报道)11月13日,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市上党梆子剧团三楼排演厅隆重召开。来自太原、长治、晋城的150余名会员参加了大会,并听取了2010年协会工作总结报告。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张保平,晋城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吴国华,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名誉团长、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名誉会长王和平,原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党组书记、戏迷协会乐队队长孙有根出席大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张保平在讲话中说,协会成立两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众多戏迷朋友的热情参与下,做了一系列工作,对上党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随着协会的发展,戏迷队伍越来越大,将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协会去做。协会要发扬“我们不做谁来做,现在不做何时做”的精神,将戏迷协会长期发展下去,为上党梆子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市梆子团也将在今后尽最大可能为协会提供支持和帮助。 会议间,协会会长张付军(晋安)作了2010年协会工作总结报告,并通报了2010年协会财务收支情况。秘书长李晋彪(图观)作了2011年协会工作计划。随后还宣布了马莉、崔瑞兵等6名新增常务理事名单。协会副秘书长侯自强(月下)主持会议。 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会长 张付军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 张保平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名誉团长、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名誉会长 王和平 原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党组书记、戏迷协会乐队队长 孙有根 晋城市戏剧家协会主席 吴国华 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副秘书长 侯自强 听取完报告,与会会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协会的发展和戏曲的传承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一位来自高平的戏迷说:“自从听说戏迷协会后,我每周六都要来参加活动,来回好几十块钱路费。但我觉得,很值,因为看戏是一种享受。晋城戏迷有戏迷协会是幸福的!” “现在戏迷越来越多,协会活动场地、活动时间有限,一下午最多只能演唱十几个戏迷,我们大老远的赶来唱不上,很是遗憾。希望以后能增加活动次数,让戏迷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一位来自晋庙铺的戏迷也对协会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会议结束,所有参会人员在剧团大院合影留念。中午,在毛毛餐厅共进午餐。 下午,自由联谊活动。活动间,会员马莉、张立强、王萍、王真瓶等纷纷表演了拿手好戏。有上党梆子,有京剧,有变脸,有小品。无论是韵味十足的戏曲唱腔,还是精彩滑稽的小品表演,都赢得台下戏迷的阵阵掌声。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成静云、王爱果,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优秀青年演员王素红作为嘉宾也参加了会议,并演唱了精彩唱段。
晋城市上党八音会登上大雅之堂
“演奏太精彩了!真没想到晋城能有传承和发扬得如此好的传统民族音乐。”11月11日晚上,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内举行的上党八音会专场演出,受到了音乐学院师生们的高度评价。 为庆祝中央音乐学院建院70周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组织举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八音会赴京专场演出。 上党八音会是流行于晋城、长治等地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已有2000多年历史。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上党八音会演出高亢激越、热烈火爆、慷慨激昂、大气磅礴,深受人们喜爱。 一曲上党吹打乐《庆丰收》拉开了演出序幕,其热烈高亢、粗犷豪放的旋律立即赢得阵阵掌声。在观众情绪的调动下,队员们又接连演奏了上党套曲《十大番》、《小十番》、《十样锦》和唢呐咔戏《梆子腔》。最后一曲吹打乐《八音新韵》,队员们声情并茂,花样迭出,既有大气热烈的气势,又有委婉动听的细腻,把演出推向了高潮。 演出结束后,中央音乐学院的广大师生还陶醉在音乐中,久久不愿离去。传统音乐理论教授周青青说:“整台演奏让人耳目一新,锣鼓的热烈火爆和唢呐的委婉细腻实现了有机结合,让师生们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民族管乐、打击乐教研室主任胡志厚感慨地说:“上党八音会让我感受到民间乐风的纯朴,它是真正的民族艺术瑰宝,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记者 闫来俊)
上党八音会即将赴京演出 展示晋城独特风采
副市长李章宏观看上党八音会汇报演出并发表讲话 11月8日下午,晋城上党八音会在我市群艺馆举行了汇报演出。副市长李章宏观看了演出并发表讲话。 上党八音会是广泛流传于我市的一种民间吹打乐,活跃在民间各种娱乐场合,因八音会主要使用鼓、锣、钹、弦、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它起始于夏商,形成于春秋,汉唐时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形式,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上党八音会在它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融汇了宫廷、庙堂、戏曲、民歌、小曲等音乐精华,节奏热烈奔放、音响高亢宏亮,形成了它特有的随和大气和良好的底蕴。2006年5月20日,上党八音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来,晋城上党八音会在山西省和全国举办的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民间乐手们曾吹着唢呐进北京,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和天安门广场上亮相;也曾应邀在香港喜庆回归的庆典、深圳民俗村的街头上进行了精彩的演出;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八音会又向全世界展示了自身的独特风采。 11月11日,晋城上党八音会将赴北京参加庆祝中央音乐学院建院70周年而举行的上党八音会专场演出。能踏入中国专业的音乐学府,直接面对权威、专家、教授和学者进行八音会的专场演出对我市的民间乐手将是莫大的鼓舞,李章宏在汇报演出结束后,勉励大家在北京演出期间要以热情奔放的艺术表演,淋漓尽致地展现上党八音会的地方特色,宣传晋城、展示晋城,奏响上党八音会恢宏的音符,让上党八音会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艺术更加发扬光大,为我市的文化事业增光添彩。(撰稿:程立胜) 晋城上党八音会在群艺馆举行汇报演出 李章宏与参加汇报演出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来源:晋城在线
上党梆子历史剧《鲍宣》
昨晚,长治潞安剧院里再次响起了上党梆子声。这里正在上演的是长治市 "周末大剧院"开办一年多来的第49场演出,演出剧目为长化梆子剧团新创作完成的上党梆子历史剧《鲍宣》。 《鲍宣》根据上党历史名人、西汉名臣鲍宣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成。当晚的演出,不仅让那些常来看戏的市民群众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也让那些前来寻宗的、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200多名鲍氏后裔激动不已。他们从上党梆子激越铿锵的旋律中感受到了血脉亲情和地方文化的魅力。 由于所住小区紧挨着潞安剧院,李师傅就成了长治"周末大剧院"的老观众。他说:"'周末大剧院'上演的大多是老人们喜欢看的梆子戏和落子戏,这些都是上党戏曲中的精品,很耐看。像《鲍宣》这样的新编剧目不多,但至少说明上党戏剧在保持传统中还在发展,做到这点很不容易!" 长治市周末大剧院自去年10月19日正式开场以来,先后有来自长治市各县区的15家专业文艺团体登台演出。演出的节目,既有全省获奖的剧目,也有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其中上党梆子、上党落子、襄垣秧歌等传统剧目32场,杂技、歌舞、现代戏等现代剧目17场,参演的专业演职人员达1200余人次,观众达20000余人次。 据介绍,自周末大剧院开办以来,长治市的文艺团体参与热情很高,表演的大多是各家的保留剧目,很见功夫,观众评价也很高。由此可见,办好"周末大剧院",对于当地传统曲艺的发展大有益处。通过周末大剧院这个平台,能让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上党戏曲被更多的群众认可和接受,使这些代表上党文化的精品剧作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来源:中国戏剧网
京剧《走西口》 宝岛掀热潮
晋商文化打动台湾观众 一曲国粹,迷醉两岸同胞。继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先后赴台后,山西晋商文化舞台艺术作品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京剧《走西口》,也于10月17日至22日踏上了台湾。10月26日,演出团队回到太原,记者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由于魁智、李胜素、管波领衔的国家京剧院;朱丽、张巍、安晓强领衔的省京剧院及山西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三个院团共计122人,组成了山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赴台演艺团,将我省的第三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送到了台湾,这也是国粹艺术在台湾演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诚信之火“烧”到台湾 10月19日晚,台北市国立文化中心国家戏剧院迎来了《走西口》的首场演出。18时30分,观众熙熙攘攘地入场,言语间,大家似乎已十分了解山西:“山西是出大买卖人的地方……郭台铭就是山西人……我看过《立秋》《一把酸枣》,都很好!” 当大幕徐徐拉开,观众静静以待。演到第三场烧油时,常雨桥(于魁智饰)高举火把说道:“以此为戒,牢记教训,以诚信之火,雪晋德裕之耻,这把火是要烧醒天下所有作假的经商人。”台下掌声雷动,大陆文化再一次直触台湾观众的内心。 文水老乡来捧场 剧场中场休息时,观众在议论着精湛的演出,议论着山西商人。这时,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来到演员面前:“听得出来,你们是山西来的吧,我是文水人(用文水方言说道)。” 老者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我叫刘础,今年85岁了,我年轻时也从事演艺事业,看到山西人就高兴,今天看到舞台上的山西人,我更高兴。”最后,老人家还对演员们说:“把咱们山西的好戏多带来些,让这里的观众看看咱们山西的好东西。” 是演出更是互动交流 近几年,每年都有山西演出团体赴台,演出前后数月,大街小巷的山西剧目广告牌十分显眼,已在宝岛形成一道独特的山西文化风景线。而每一次演出,更是推动着山西与台湾的文化交流。 10月18日,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介绍了山西的历史文化,不论是五千年的文明史还是晋商文化,都引起记者们的极大兴趣。张明亮现场邀请台湾记者,有机会到山西做客,把山西的文化艺术介绍给更多的台湾朋友。 或许正如台湾戏剧评论家贡敏先生在评论文章《从<走西口>到新<满江红>》中所写:“《走西口》以‘原汁原味’在台北呈现,是经过许多人策划,特别是山西省文化部门之慨然襄助,方能使彰扬晋商德行之佳剧,来与台北观众结戏缘的。——正如不久前,山西省的话剧《立秋》来台湾演出那样,同具文化交流意义。” 来源:山西省文化厅
晋商文化与诚信主题再现宝岛京剧《走西口》台北演出圆满成功
2010年10月17日至22日,应台湾多元化艺术事业有限公司邀请,由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率领的新编历史京剧《走西口》剧组一行140人赴台湾地区进行了文化交流演出。 该剧赴台是继话剧《立秋》和舞剧《一把酸枣》在台演出引发轰动后,晋台文化交流的又一盛事,引起了台湾媒体的特别关注,台湾“中央通讯社”、《申报》、《弘报》、《中华警政新闻报》、《中国美术杂志社》等多家媒体争相报导,至19日首演开始前已是一票难求。 这次赴台演出是山西演艺团体赴台湾演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国粹艺术在台湾演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由国家京剧院于魁智、李胜素领衔,山西省京剧院、国家京剧院、山西省歌舞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强强联合,组成了阵容豪华的大型京剧演出团队,为台湾观众展示了一台制作精美、恢弘大气的京剧精品,提供了一次原汁原味、余音绕梁的艺术享受。每场演出结束后,观众们都起立鼓掌、流连忘返,经久而热烈的掌声回荡整个剧场,台上台下互动场面感人。台湾戏剧评论家贡敏先生在评论文章《从<走西口>到新<满江红>》中写道:《走西口》题材新颖、制作审慎,舞台氛围浓烈,推出以来,已超过百场,由于主题贴切观众,因之相当受到观众欢迎与青睐,获得了不少奖项。两百多人之演职员阵容,以“原汁原味”在台北呈现,是经过许多人策划,特别是山西省文化部门之慨然襄助,方能使彰扬晋商德行之佳剧,来与台北观众结戏缘的。——正如不久前,山西省的舞台剧《立秋》来台湾演出那样,同具文化交流意义。 京剧《走西口》作为我省第三部晋商题材的大型舞台艺术精品赴台演出,对于弘扬民族艺术,宣传晋商精神,进一步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同胞情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晋台文化交流史上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来源:山西省文化厅
山西蒲剧五大"梅花"将演《狸猫换太子》
今年,是运城市蒲剧团随着行政区划变革,从原晋南蒲剧院分设重建40年周年。为搞好团庆40年纪念活动,市蒲剧团决定出排演五出精品剧目。其中由老导演韩树荆执导、合力打造的“梅花版”《狸猫换太子》是团庆活动的重头戏。在该剧中,王艺华扮演陈琳、武俊英扮演李娘娘、景雪变扮演刘娘娘、吉有芳扮演寇珠、孔向东扮演八千岁。9月25日举行了启动仪式。五大梅花奖演员中,武俊英、景雪变、孔向东分别在市文联、市艺校和市蒲剧青年团、盐湖区蒲剧团任职。 51年前,晋南蒲剧院以“五大名演员”的强大阵容排出了蒲剧艺术片《窦娥冤》,现在,运城蒲剧五大梅花奖得主强强联合、联袂演出《狸猫换太子》,必将在蒲剧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据悉,市蒲剧团40年团庆将于12月初举行。 (王思恭) 来源:中国戏剧网
长治市首届上党戏曲电视大赛拉开帷幕
图:戏曲演员在进行精彩的表演 【中国网聚焦山西】长治讯:为弘扬传承上党戏曲文化,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由山西省长治市文明办、共青团长治市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长治日报社、长治广播电视台、长治市新视野文化礼品传媒公司等联合举办的首届“博源杯”盛世梨园上党戏曲电视大赛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共吸引了该市13个县、市、区的戏曲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近百人报名参加。选手们个个上台亮相,竞献才艺,他们唱腔动听,表演精湛,充分展现了上党戏曲的艺术魅力,受到上党老戏迷们的高度赞赏。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统称:上党戏),因其产生和主要流布于秦汉时期的上党郡而得名,作为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的上党戏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本次大赛共举行13场,时间跨越1个半月,分专业和业余两组,比赛剧种为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按初赛、复赛和决赛程序最终产生梆子和落子专业、业余各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6名及单位组织奖10名。通过本次大赛,将会进一步促进上党戏剧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李永新 文/图) 来源:中国网【聚焦山西】
“情系上党腔”名家票友走进社区演唱会在泽州宾馆上演
演唱会实况录像点击观看 上集 下集 (本网讯 通讯员申陵锋报道)戏曲进社区,百姓乐开怀。10月22日下午,“情系上党腔”戏曲名家•票友走进西大街社区演唱会在泽州宾馆隆重举行。来自我市十余位国家级演员、“梅花奖”、“杏花奖”戏曲名家和戏迷票友同台献艺,为社区居民献上了一道独特的文化视觉盛宴。 副市长李章宏祝贺讲话并与西大街社区居民一同观看演出。市文广新局局长张秋旺,副局长兼上党戏剧院院长张红君陪同观看。 李章宏在讲话中要求,各级文化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鼓励传统文化融入社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市民的道德情操,让广大社区居民特别是社区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到传统经典艺术的魅力。 演唱会上,我市十余位国家级演员、“梅花奖”、“杏花奖”戏曲名家和戏迷票友同台献艺,激情演唱上党戏曲名家名段。其中有传统戏《潘杨讼》、《乾坤带》,还有新编戏《芦苇河畔徐海东》、《汉文皇后》;有上党二黄《打金枝》,还有戏歌《沁园春•雪》。剧目丰富,味道各异,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每一段结束都响起热烈的掌声。国家一级演员郭孝明的一段《潘杨讼》,高亢激昂,投情入理,更是让现场观众连连叫好。“梅花奖”、“二度杏”获得者陈素琴的一段戏歌《沁园春•雪》,旋律优美,嗓音通透,得到了年青戏迷的啧啧称赞。最后,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吴国华、张保平联袂演出了上党梆子传统剧目《三关排宴》坐宫一折,表演细腻,唱腔统一,深得“郝派”真传,将演唱会推向了高潮,现场观众大呼过瘾,掌声不断。 演出完毕,市领导和嘉宾上台纷纷与演员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 据了解,本次演唱会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戏剧家协会、市上党戏迷协会承办,城区西大街社区、泽州宾馆协办。这是戏迷协会成立以来举行的第5场大型公益演唱会,以后还将举行类似的大型公益演出,推动上党戏曲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上党戏曲名家·票友演唱会在晋城市文体宫精彩上演
演唱会实况录像点击观看 上集 下集 (本网讯 通讯员申陵锋报道)9月11日下午,由晋城市文联、晋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晋城市戏剧家协会、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承办的上党戏曲名家·票友“2010金秋大型公益演唱会”在市文体宫广场精彩上演。来自我市和长治两地的戏曲名家、票友同台献唱,展现了上党戏曲的独特艺术魅力。 副市长李章宏,市委常委、宣传部副部长冯裕民到场祝贺讲话并观看演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张秋旺陪同观看。 首先,“杏花奖“获得者齐素珍打头阵,激情演唱其代表作《打龙袍》选段,通透明亮的嗓音和投入的表演立即博得现场首轮掌声,令戏迷们啧啧称赞。随后,“杏花奖”获得者侯慧琴、卢爱琴、赵德红、郑发根、王淑琴和山西省戏剧表演一等奖获得者王爱果分别演唱了自己的拿手唱段,展示了上党戏曲中青年演员的实力与风采,每到高潮处都响起热烈的掌声。从长治远道而来的“梅花奖”获得者郭明娥、“杏花奖”获得者赵艳琴也献唱了自己的代表唱段,激昂的梆子腔和韵味醇厚的落子调听得观众如痴如醉。最后,国家一级演员、上党梆子的4位“台柱子”压轴登台献唱,将演唱会推向高潮,气氛热烈,场面火爆。郭孝明的《潘杨讼》选段激昂高亢,奔涌热烈,将上党梆子的风格展现得一览无余。吴国华的《抬花轿》选段,唱腔欢快明丽,表演活灵活现,将周凤莲在花轿上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张爱珍的《杀妻》仍不减当年,炉火纯青,让观众近距离地欣赏到了“爱珍腔”的独特魅力。张保平的一段《斩花堂》,高亢激昂,气冲霄汉,十足地展现了上党梆子“郝派”唱腔的艺术风格。现场掌声雷动,观众大呼过瘾。期间,来自晋城、长治两地的十余位票友也粉墨登场,演唱了上党戏曲的名家名段,展示了上党戏曲戏迷票友的靓丽风采。 下午3时,演唱会在激情热烈的上党打击乐中正式开场。 演唱会持续3个小时,伴随着上党梆子联唱《情系上党腔》圆满结束。 演出结束,市领导和嘉宾上台纷纷与演员握手并合影留念。
全国现代戏移植剧目座谈会在太原召开
9月6日,由中国现代戏研究会和山西省文化厅联合召开的“全国现代戏移植剧目座谈会”在太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剧界代表共30余人与会,原文化部副部长、全国现代戏研究会名誉会长潘震宙出席了会议,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致欢迎词。 会议指出,对知名剧目特别是精品剧目的移植,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基层剧团的演出剧目,而且能够使基层的观众在自家门前看到国家级水平的好戏,这是繁荣戏曲艺术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山西是闻名全国的戏曲大省,也是移植剧目较多且较为成功的省份。由省晋剧院移植川剧《金子》、由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移植京剧的《华子良》等剧,都是受到观众肯定、经过市场检验的极为成功的移植剧目,他们的成功经验,已经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重视。本次会议,就是要总结和宣传成功的经验,寻找移植剧目中的不足,为基层剧团寻找更为经济的生存发展之路。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观摩了“晋商文化周”上演的一些剧目,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还将交流切磋各自的经验和设想,并赴临汾、运程等地,看望全国现代戏的会员单位,为推进全国的现代戏创作献计献策。 来源:山西省文化厅
张爱珍专场演唱会倾倒省城观众 声腔艺术研讨会在并召开
张爱珍专场演唱会倾倒省城观众 8月27日晚上,上党梆子名家演唱会张爱珍专场在太原工人文化宫举行。张爱珍圆润清亮、深情动人的声腔艺术给省城戏迷带来了一次高水平的艺术享受。 原省委书记胡富国,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与省城千余名戏迷共享 “盛宴”。 当晚的演唱会,张爱珍以《塞北有个佘赛花》中“杨家将要从头收拾旧河山”开场,先后演唱了《两地书》、上党梆子《秦香莲》、上党时调《浪子踢球》、上党二黄《打金枝》、上党昆曲传统剧目《长生殿》以及新编现代曲目《李双双》等唱段。其中,上党时调《浪子踢球》、上党昆曲传统剧目《长生殿》“携手向花间”在上党大地已绝响60年,张爱珍将这些珍贵艺术奉献给了太原观众。 “张爱珍的演唱韵味十足,扣人心弦。没有想到上党梆子这样好听,没有想到张爱珍唱得这样好,这简直是一场上党梆子的戏曲音乐大餐。”很多观众说。(记者 王新平) 张爱珍上党梆子声腔艺术研讨会在并召开 8月28日上午,张爱珍上党梆子声腔艺术研讨会在太原金辇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名戏曲专家围绕“张爱珍上党梆子声腔艺术”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曲润海参加研讨会。 张爱珍是我市著名的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传承人、中国戏剧 “梅花奖”得主。在20多年演唱上党梆子的艺术生涯中,她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腔艺术风格,被人们称为“爱珍腔”。 “爱珍腔”行腔婉丽,吐字真切,韵味十足。高音区清纯明丽,上下通透,中低音区圆润甜美,哀婉缠绵;激情时声震云天,撼人心魄,委婉时柔情似水、风情万种,深得广大上党梆子戏迷的喜爱。 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张爱珍20多年来潜心钻研上党梆子声腔艺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是一个成熟的上党梆子声腔演员。“爱珍腔”在上党梆子声腔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记者 王新平) 来源:太行日报
黄土风劲吹京城 《红肚兜》揽奖而归
由吕梁市青年晋剧院创排的大型黄河风情晋剧音乐剧《红肚兜》于7月31日再进京城,角逐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经过演出结束当晚的观众投票和次日的全国戏剧文化奖评委会集中评议,该剧荣膺“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等11项殊荣。 此剧堪称近年来戏曲舞台上难得的一部亲民之作。剧作以红兜肚结构全篇,民情醇厚、风情醇美、亲情甘洌、爱情焦灼,各种情感浑然戏中,令人感慨顿生,思悟繁复。同时,一些颇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活用剧中,十分灵动,如“长命灯”、“子孙糕”、“推莜面”等。另外,导演、音乐、舞美的二度创作、风格统一,简约而不简单,在可听性和可视性两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梁桂星的表演,真切动人,沉稳大气,特别是她的声腔艺术,音色佳、音域广,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据悉,演出当日共收回观众投票有效票569张,其中非常满意287张、满意163张、较满意57张、不满意62张。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评委会参照观众满意度,对该剧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由评委票决,黄河风情晋剧音乐剧《红肚兜》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11项奖。其中,梁桂星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吕梁市青年晋剧院“戏曲音乐数字化切割法”研制组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科技创新特殊贡献奖”等。 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主办的去昂戏剧文化奖,是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而颁布的全国性大奖,是文化部“评比、达标、表彰”八大保留项目之一。《红肚兜》是继奇幻木偶剧《猴王·闯东海》、秦腔《锁麟囊》之后的又一台获奖剧目。据透露,在接下来的数月中,还将有多台话剧、戏曲、小剧场戏剧等剧目登上全国戏剧文化奖的舞台,接受专家和观众的检验。 艺术处供稿 黄河风情晋剧音乐剧《红肚兜》获奖名单 1、梁桂星(黄河风情晋剧音乐剧《红肚兜》饰演母亲)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 2、吕梁市青年晋剧院“戏曲音乐数字化切割法”研制组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科技创新特殊贡献奖” 3、吕梁市青年晋剧院黄河风情晋剧音乐剧《红肚兜》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奖” 4、靳佩蓉(黄河风情晋剧音乐剧《红肚兜》编剧)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编剧奖银奖” 5、杨爱莲、吕天佐(黄河风情晋剧音乐剧《红肚兜》导演)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导演奖” 6、刘敦杰、张小燕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奖”,刘玉萍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配角奖” 7、刘和智、宋毅、闫焕金、刘和跃、王瑛(黄河风情晋剧音乐剧《红肚兜》音乐设计、配器)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音乐设计奖” 8、吕梁市青年晋剧院乐队、山西爱乐乐队(黄河风情晋剧音乐剧《红肚兜》伴奏)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集体伴奏奖” 9、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黄河风情晋剧音乐剧《红肚兜》组织单位)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组织奖” 10、邸存喜、张子玉、王保明(黄河风情晋剧音乐剧《红肚兜》组织策划)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贡献奖” 11、石占明、胡秀英(黄河风情晋剧音乐剧《红肚兜》伴唱)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伴唱金奖” 山西省文化厅
《杏花酒翁》下乡首演好评如潮
近日,市青年晋剧院新排大型现代戏《杏花酒翁》,在离石区西崖底村首次公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杏花酒翁》是由吕梁人民艺术家、剧作家梁镇川历经二年时间,八易其稿,创作的又一部力作。剧本经国家、省、市戏剧专家多次研讨,日臻完善。该剧以一代宗师“酒香翁”杨得龄为原型,将他七十年酿造“老白汾”的人生经历,浓缩于从1916年夺取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1919年创办山西省晋裕汾酒公司的三年时间里,以“义泉涌”酒坊失而复得为主线,以二掌柜伙同日本洋行盗用汾酒“高梁穗”商标为伏线,形象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商业与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矛盾,着力塑造了杨得龄勇创汾酒品牌,开拓汾酒产业,刚烈清正,大义凛然的人物形象,并将杨得龄首创的“品酒三步曲”、“酿酒七诀”,以及踩曲、蒸酒、贴商标等生产工艺,艺术地贯穿于剧中。剧情起伏跌宕,环环紧扣,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清香的汾酒文化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市青年晋剧院以打造精品剧目为艺术追求,以服务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为方向。多年来,他们先后新创了《红肚兜》、《杏花酒翁》,移植了精品剧目《廉吏于成龙》、《青春跑道》等剧目。每排出一部新剧目,他们都是首先送戏下乡,让农民观众观看,既可以熟练表演,又可以接受农民观众的检验,还可以广泛征求意见,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修改加工,更好地打造精品。 为排练《杏花酒翁》,该院在一无经费、二无排练场地的情况下,广大演职人员冒着酷暑,封闭排练,历经两个多月,排出了《杏花酒翁》,同时重新加工了《红肚兜》,并赴北京、兰州进行演出。首都戏剧专家题词赞曰:三晋唱响《于成龙》,《青春跑道》校园红;京华梅绽《红肚兜》,清香至尊《酒香翁》。 (张建军)
晋商文化艺术周9月1日开幕
并州百姓又能饱尝艺术大餐啦!8月27日,由太原市文广新局组织的“2010中国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优秀舞台剧展演”正式启动。今年有哪些剧目亮相?都有啥特色呢? 据介绍,此次将展演11台国内外精品剧目,包括国内的二人台《花落花开》(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9月1日—2日山西省演艺中心)、黄梅戏《天仙配》(安徽省黄梅戏剧院,9月1日—3日南宫剧场)、越剧《梁祝》(上海越剧院红楼团,9月5日—7日南宫剧场)、河北梆子《女人九香》(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9月1日—2日省艺术职业学院星光剧场),以及舞蹈专场《印度舞》(印度达克夏·谢思舞蹈团,9月5日山西省演艺中心)。其余6台是本省剧目,分别为晋剧《龙兴晋阳》(9月1日青年宫演艺中心,9月6日—7日太钢工人文化宫)、杂技主题秀《我们年轻,我们去追梦》(9月3日—4日青年宫演艺中心)、舞剧《一把酸枣》(9月5日—6日,青年宫演艺中心)、话剧《饭·局》(9月6日—7日山西省演艺中心)、蒲剧《山村母亲》(9月4日—6日星光剧场)、晋剧《傅山进京》(9月2日—3日,西山工人文化宫)。 本次优秀舞台剧展演最大的特点即范围扩大到了国内外,而低票价惠民政策依然不变,仍为5元、10元两档。请读者们注意了,演出当天售当天的票,售票时间从上午9时开始,至下午4时结束,可凭本人身份证每人限购3张。(首席记者 李尚鸿)
山西省文化工作实施"五大战略"全力推进"五大转变"
8月16日,记者从全省文化局长会议获悉,今后一段时间,山西省文化工作将以实现文化转型为主线,以实现文化跨越发展为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全力推进"五大转变"。 以大规模引领,大项目支撑,大区域联动,大作品展示,大动作推进实施"五大战略",推进文化发展理念转变、推进文化体制机制转变、推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变、推进文化发展优势转变"五大转变"。 大规模引领战略,制定《山西省文化转型跨越发展规划》引领战略开发;大项目支撑战略,重点推出"四线一片"跨区域文化旅游重大带动项目,做大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做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建设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建设项目、核心文化园区改造项目、戏剧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大区域联动战略,积极推进晋中生态文化区、雁同生态文化区、晋南生态文化区、上党生态文化区等五大文化生态区联动发展;大作品展示战略,推进艺术创作工程,着力打造《牛郎织女》《粉末春秋》两台舞剧。打造《人说山西好风光》《五台山佛乐》《印象太行山》3台旅游演艺晚会。打造《大红灯笼》《武则天》《汇通天下》《剑胆琴心》4台戏曲节目。打造《荣河镇的男人们》《永远的母亲》《续范亭》《打金枝》《申纪兰》5部影视作品。大动作推进战略,开展与文化部的省部文化发展战略合作,与银行签订支持文化发展战略,与山西广播电视台共建山西广电文体频道合作、平遥古城文化旅游开发国际化项目合作、晋中潇河区华夏文明主题公园合作共建等6个方面战略合作。搭建山西文化产业网络、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文化企业投融资申报评审系统、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库等文化产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培育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国际乡村音乐大奖赛暨乡村音乐旅游节等国家级大型会展品牌。(山西日报 李晓芳)
大学校园拯救评剧壮举引业内关注
2010年暑假马上就要过去了,在这个夏天,由一群热血青年大学生掀起的拯救评剧的呼声响彻在北京上空。尽管力量很微弱,但是却表达了年轻人的心声,也引起业内人士的思考。“评”常人家事,“剧 ”目大观园——艺苑奇葩•魅力评剧——走进评剧,探寻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就是这次活动的主题。他们通过搜集资料、采访、调查、分析、倡议等,为了评剧的兴衰荣辱完成了一次评剧的寻梦之旅。 早在暑假前,中国评剧网上的一个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发出的“以评剧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的帖子惹人注目,也备受争议。一个与戏曲特别是评剧毫不沾边的专业,一个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90后大学生群体,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响应。然而中国评剧网主席王森先生看到后却异常感动,表示愿意全力配合大学生的评剧实践活动。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其他大学生评剧迷的支持。 评剧刚刚过完百岁诞辰,一位饱受沧桑的世纪老人深感时代的辛酸,试想一下,当一位曾经声名显赫、名声鹊起、极度辉煌的老人家过百岁诞辰时孤苦伶仃那将是何等的残酷无情?评剧尽管也在挣扎,然而每况愈下,逐渐呈现出日渐式微的迹象。 时至今日,很少再有人知道她的名字,评剧艺术往日的辉煌似乎被人们所遗忘,鲜有人还能记起评剧的出生,评剧的成长。在商业文化盛行的今日,人们更多的关注于现代的潮流,忽略往昔的旋律。“艺苑新声”是中央财经大学一个关注传统文化的社团,它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团队,他们热爱传统文化并且富有激情和想法,他们想用行动去证明自己不是“垮掉的一代”。 在这个传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濒临消亡的时代,他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这些消失的文化。而对于评剧,作为百年来戏曲艺术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受到人们忽视。这个团队正是希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能够唤起人们对评剧文化的重视与热爱,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保护这个消失中的文化。 这个团队也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以“艺苑新声”为队名,不仅寓意着他们对评剧文化的热爱,也代表了他们新一代人要唱出自己的心声。更是新一代大学生的心声,唤起更多的人对评剧文化、戏剧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视。可见,评剧不是没人爱,而是人们在经济浪潮下价值观在不断跑偏。 说起他们选择评剧作为实践活动,缘于评剧的历史和现状的极大反差。评剧曾在戏曲百花园中一枝独秀,被封为第二大剧种,甚至瞬间差点成为国剧,然而今天却惨不忍睹。 “人文北京”的大背景下,祖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总是牵动着新世纪的在校大学生。“评剧”是一个古老的字眼,近期北京市的几则重大新闻都与之有关,引起较大社会反响。而“凌空青春靓丽无双传”、“呼兰河喜获获文华”、“评剧明星唱响世博”、“百姓周末大舞台”等新闻则是他们选择评剧社会实践的直接原因。六月中旬,当“艺苑新声”这个团队看到身边的许多同学听到“评剧”二字时那诧异的样子,他们实践小组的成员不禁觉得悲伤和哀婉。因为他们都是炎黄子孙,因为他们都热爱传统文明,所以,他们决定在2010年的暑假,进行一项关于宣传评剧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侯冠林为首的这个八人团队,只有他了解些评剧,其他都外行,而侯冠林也是在高中时才第一次听说评剧。他们一面为评剧的现状苦恼,一面又为评剧人的不懈努力而对评剧抱有希望。 当然,由于他们的专业水平有限,也闹过不少笑话。比如对评剧的“评”的争论,现在致电北京海淀评剧团遭吃闭门羹,如果评剧行内的就不会出这种问题了。但是作为一群不懂评剧却对评剧的未来堪忧的年轻一代,甚至让那些评剧专业人士汗颜。但是他们的“壮举”却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积极响应。 他们通过向假期留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评剧文化普及度等相关情况;通过采访国戏学生,了解评剧行业的发展前景;通过走访中国评剧网主席王森先生、中国评剧院导演兼艺术处主任李永志先生、院务处处长刘建伟先生,了解到评剧文化一手资料。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当下,民营剧团成为时代的主题。因此,异军突起、蜚声四起的北京凌空评剧团进入了他们考察的对象之一。团长刘建国先生也大力配合,全力支持。他们剖析评剧文化发展的各种阻碍,并尽自己所能为评剧明天的发展献计献策。他们还切身与演员们零距离接触,带着尊敬之情聆听他们的艺术表演,细心地学习唱戏技巧。 他们的调查报告也对评剧从业者有参考价值。调查报告中显示,现在的评剧缺乏时代气息,要紧贴时代,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只有3.6%的人受到评剧宣传的影响,其余的有45.2%接触过宣传类,但是却并无多大说服力。占据一半以上的51.2%表示几乎从不曾听说过评剧的宣传。可见,评剧的宣传是不是也要升级了?经调查,88.5%的人认为影响对评剧兴趣的因素在于社会宣传力度太小,其表示之前基本没遇见过相关评剧的宣传。42.2%的人群对演出方式做出了评价,感觉单调枯燥,没有变化、创新,而将近82.4%的人表示内容与现代生活脱节严重,并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力,甚至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只有11.5%认为票价不合适,不值得。评剧票价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吸引年轻人的好作品和宣传评剧的有力平台。 所以,评剧要发展,必须突破障碍,从剧目创新着眼,从评剧宣传方式、受众对象着力。 据悉,“艺苑新声”拯救评剧计划已经展开,他们打印海报、宣传册,进社区、进校园,对评剧进行宣传。尽管暑假即将结束,但是他们还将继续为评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晋城广播电视台大型戏曲栏目《我爱上党戏》开播在即
(本网讯 通讯员申陵锋报道)牵手戏迷票友,共享文化大餐。8月11日上午,由晋城广播电视台和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联合推出的大型戏曲栏目《我爱上党戏》开播相关事宜在广电大楼进行最后定夺,栏目开播在即。 晋城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刘草,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会长、中国上党戏曲网站长张付军,上党梆子“非遗”传承人、著名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马正瑞及栏目组相关人员和首期选手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出谋划策,力保栏目质量高、创意新,生命强,将一档全新的戏曲栏目呈现在观众面前。 《我爱上党戏》是晋城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第一个大型戏曲栏目,也是上党戏曲的第一个综合戏曲栏目。旨在传承地方文化,弘扬上党戏曲,为上党戏曲的传播和普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扩大上党戏曲的影响力。同时通过选手的积极参与,专业演员与戏迷票友形成互动,言传身教,解疑答惑,培养上党戏曲戏迷群体,延续上党戏曲在民间的生命力。 栏目时长50分钟,分设《登台亮相》、《缤纷梨园》、《言传身教》三个环节,每月录制两期,每期推出5名选手参加。第一环节选手演唱拿手唱段,第二环节专业演员示范,选手模仿戏曲身段,第三环节专业演员针对选手前两环节的演唱和模仿作现场点评,并示范教授,提高戏迷票友的演唱水平及戏曲专业知识。 据栏目组介绍,该栏目从策划到开播历时一个多月,定位于上党戏曲,上党梆子、上党落子、上党二黄及秧歌都可以参加,鼓励选手彩唱,专业演员必须用彩唱来言传身教。栏目暂定于8月17日(下周二)在电视台大演播厅正式录制,8月21日(下周六)将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外地的戏迷朋友可以在首播后通过中国上党戏曲网观看栏目视频,共享戏曲荧屏的饕餮盛宴。
我省今年又喜添9朵“小梅花”
近日,从中国戏曲家协会传来喜讯,在全国第十四届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中,我省报送的16名小选手有9人喜获戏曲“小梅花”奖。他们是晋中艺校的贺莉莉,演出晋剧《打神告庙》;临汾艺校的武宏娟,演出蒲剧《阴阳河》;临汾艺校的贺雨轩,演出蒲剧《红灯记》;太原艺校的曹华宇 ,演出晋剧《空城计》;太原艺校的张苗,演出晋剧《拾玉镯》;运城艺校的张晓惠,演出蒲剧《教子》;运城艺校的张明,演出蒲剧《盗御马》;运城青年蒲剧团的吴敏丽,演出蒲剧《宇宙锋》,长治艺校的张江丽,演出襄垣秧歌《小二黑结婚》,是全国获奖最多的一个省份。至今我省已有132名小选手获此殊荣。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 是振兴戏曲艺术的希望工程,是为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培养后备人才搭建的一个平台。举办14年来,每一届我省都派出选手参加并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至今,我省已有10所学校参加了这项活动,110名选手获得小梅花称号,并在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一届活动中荣获全国笫一名。 在全国戏曲市场后继乏人的形势下,我省参加“小梅花”少儿活动喜获丰收,得益于我省对戏曲事业的积支持极和鼓励。近年来,我省着眼于戏曲后备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戏曲艺术的未来,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戏曲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同程度的给予了政策和经费支持,有力的保障了戏曲后继人才的培养。 通过我们多年来对戏曲人才队伍培养的努力,以及参加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的检验,我省的小梅花活动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的一个品牌,受到了全省的普遍关注,提升了我省的形象,并且带动了少年儿童学习戏曲表演的热情,推动和繁荣发展了我省的戏曲艺术事业。 山西省文化厅
高平上党梆子戏迷票友大赛圆满结束
第二届中国高平炎帝农耕文化节 “潇湘文化杯”上党梆子戏迷票友大赛圆满结束 8月5日晚,第二届中国高平炎帝农耕文化节 “潇湘文化杯”上党梆子戏迷票友大赛决赛在市体育场开唱。高平市领导谢克敏、李晚富、闫通宇、张志刚、李智星、李天胜、李刘苏、赵希先、许永忠等与广大市民共同观看了比赛,戏迷们如痴如醉观看,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 谢克敏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对参赛选手精彩的表演表示祝贺,对这次大赛的组织者、评判者、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表示感谢。他指出,高平是梨园之乡,是上党梆子戏曲之乡,是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好地方。事实雄辩的证明,高平不愧是梨园之乡,是上党梆子戏曲之乡,这方热土孕育了无数英雄儿女和无数优秀的杰出人才。大众文化重在参与,这次大赛经过层层选拔出的精英分子选手精彩的表演,技艺高战,唱出了高平人民的豪气和志气,唱出了高平人民的素质、素养。他们用才艺不但展示了个人素养,更展示了48万高平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这片热土的豪情和壮志,在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有省委、省政府和晋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我们全市人民的艰苦努力,在不远的将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我们高平建成县域经济强市、精神文明城市、平安和谐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一流宜居城市、富裕幸福城市的美好愿景一定会展现在我们高平人民面前。 这次票友大赛自7月20日启动以来,先后在全市东西南北中五个分赛区进行预赛和决赛共7场,深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举办这一活动,旨在大力弘扬地方文化艺术,推动上党戏曲繁荣发展,不断发现优秀戏曲人才,进一步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经过紧张激烈的预赛、复赛,共有12名选手进入决赛。 比赛中,选手们精彩再现上党梆子《杀妻》、《皮秀英打虎》、《三关排宴》、《两地家书》等名家名段。他们字正腔圆的唱腔,惟妙惟肖的表演技巧,让现场观众尽享文化盛宴,为他们的精彩演出叫好。经过激烈的角逐和现场专家评委的打分,最终来自米山镇米西村的宋晋芬获得一等奖。(供稿:李争光、李庆) 来源:晋城在线
上一页
1
2
...
42
43
44
45
46
47
48
...
53
54
下一页
共 1067 条
备案/许可证号: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