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退出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首 页
戏曲新闻
视频欣赏
经典唱段
伴奏下载
团体简介
人物简介
戏迷天地
访谈采风
唱段唱词
唱段曲谱
上党戏曲论坛
收起
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最新推荐
《我爱上党戏》452-22-复1
《我爱上党戏》451-22-陵川花落村
《我爱上党戏》450-22-中秋节
《我爱上党戏》449-22-阳城润城
《我爱上党戏》448-22-金村
《我爱上党戏》447-22-高平石末
《我爱上党戏》446-22-初8(长治)
《我爱上党戏》445-22-初7(长治)
2020年百戏盛典 348个剧种将于10月齐聚江苏昆山
晋城市表彰2020年度“十佳文明网站”
中宣部办公厅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20年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的通知
晋城旅游(郑州)博览会在河南郑州盛大开幕
加快复演步伐,“2020年山西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启幕
第十五届“凤鸣春晓”赵树理戏剧奖优秀剧目展演日程安排
川剧《江姐》在中央党校上演
第二届山西艺术节精彩纷呈
戏曲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戏曲新闻
晋城:《上党梆子志》编撰座谈会召开
7月10日上午,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在长治宾馆举办了《上党梆子志》编撰座谈会。该院参与编志人员、编志专家、长治市的上党梆子专家及部分主要剧团负责人等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上党梆子志》是该院新任班子主抓的一件大事,也是今年立项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今年至今为止,该院举全院之力,进行了资料的初步收集、汇总、归类等工作,还聘请秦海轩等编志专家参与把关。 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院长 王丽萍 上党梆子主要流传在晋城、长治两市,该院为了在修志时“不遗漏、不缺失”,编一本全面、详尽的志书,专门赴长治邀请该市相关专家学者召开了此次会议。 长治的专家学者,对志书的编撰提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愿全力帮助,提供一切需要的资料和帮助。 据悉,此书拟定在今明两年内完成。
中国好戏正在上演浙江小百花校园大赛正式启动
6月28日,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中国网+联手主办的“戏曲+互联网+智能科技”大型校园赛事“小哈•越学越有戏——2018中国网+•浙江小百花校园大赛”启动仪式发布会在杭州举行。 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刁玉泉发表讲话 据悉,此次大赛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戏曲传承发展为己任,以创新戏曲进校园模式为目标,积极探索具有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戏曲教育形式,坚定文化自信,履行文化责任,面向以中小学生为主轴的广大校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戏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爱好。 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刁玉泉、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党总支书记刘建宽、中国网+CEO苗步林、及以蔡浙飞、章益清、魏春芳三人为核心的大赛领航团队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党总支书记刘建宽致欢迎词 新传播:赋予传统文化以互联网特质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中国网+率先出手,联合智能科技小哈机器人,助力浙江小百花,举办越剧艺术校园大赛,使传统戏曲文化在互联网数字科技时代下得到了新传承。 中国网+CEO苗步林致词 中国网正在上演数字演艺服务平台为戏曲新传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将智能科技与戏曲艺术融合,开启数字科技+戏曲的全新模式,打造云端上的中国戏曲,助力中国戏曲艺术广泛传播。构建越剧IP创新孵化模式,增加传统艺术的市场价值,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面向全球传播中国戏曲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浙江小百花与中国网正在上演平台战略合作授牌仪式 新生代:新鲜血液托举起文化传承新希望 此次发布会同时举行了“小百花·浙江省十大校园爱越基地”授牌仪式。浙江大学学生越剧社、杭州市翠苑中学、江山市萃文小学等十所学校入选。创建后的基地将定期输送小百花戏曲进校园的系统课程,为越剧队伍的发展壮大注入新的力量。 小百花·浙江省十大校园爱越基地授牌仪式 瞄准新生代,戏曲精准进校园是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理念的重要实践,借由青少年特性,推动戏曲文化从高台教化走向大众、灵活的新常态。 大赛领航团队亮相仪式并蔡浙飞代表发言 大赛启幕仪式 活动现场,以蔡浙飞、章益清、魏春芳三人为核心的大赛领航团队宣告“小哈•越学越有戏——2018中国网+、浙江小百花校园大赛”正式启动。作为越剧传承代表人物,她们秉承高度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从认识美、创造美逐步走向文化自觉,主动成为文化传播者、传承人,从唱念做打中定格传统,在笔墨纸砚中记录文化,以年青一代的新鲜血液托举文化传承的新希望。 《春香传》爱歌选段 新方式:科技不神秘,传统新创意 当前沿科技化身包罗万象的“小小老师”来到身边时,传统文化知识也能鲜活有趣起来! 由慧昱教育开发的全球首款AR智能教育机器人“小哈”作为一位特殊嘉宾惊艳亮相,流畅地展现了人机对话等智能化交互应用场景,成为此次发布会的一个亮点。 小哈AR机器人与“爸爸”陈中流一同亮相 近年来,科技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引发了新一轮的整体变革,“文化+科技”为传统文化的顺利转化带来新的契机。 据了解,“小哈”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款集独家内容、系统、芯片、硬件于一体的智能教育机器人,AR 技术呈现教学内容以及强大的拓展性使其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显著优势。慧昱科教秉承民族使命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越剧文化结合起来,以越剧教育为内容,打造根植越剧文化的科教特别版产品,诠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科技精品。 此外,外形呆萌的“小哈”还将登上“越学越有戏”大赛的舞台,担当本次大赛的智能机器人评委,不仅为传统越剧加注科技活力,也为此次校园赛事带来与众不同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营销总监周国清接受采访 让传统戏曲精准化进校园,建构越剧文化高地。相信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与“正在上演”的此次合作将探索出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机制,走出共赢之路,实现新形势下的越剧新传承。 (责任编辑:卓艺梵程)
上党梆子“非遗”传承研讨会暨《粉墨人生》发行会举行
回顾马正瑞60年艺术生涯 本报讯 记者冯通报道 26日上午,由市文化局、市上党戏剧研究院主办的上党梆子“非遗”传承研讨会暨《粉墨人生》发行会,在海天大酒店举行。据悉,《粉墨人生》一书回顾了已故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我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正瑞60年来的艺术生涯,对继承与发展上党梆子传统艺术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粉墨人生》全书13万字,分上、下两篇,是在马正瑞先生2017年4月去世后,由市文化局和上党戏剧研究院安排张凯、程玲合力编著完成。上篇记述了马正瑞从投师学艺当演员到做团长、办艺校,名扬上党的艺术人生,下篇载录了马正瑞谈上党梆子的五篇文章以及同仁吴宝明、栗守田、孙有根、张爱珍、吴国华、张保平、郭孝明对马正瑞由衷地点赞等内容。 研讨会上,我市有关专家和多位上党梆子著名表演艺术家纷纷发言,或讲述上党梆子面临的问题,或对传承工作情况做介绍,或对马正瑞的艺术造诣进行肯定,现场气氛热烈。 市上党戏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粉墨人生》一书回顾了马正瑞先生60年来的艺术生涯,撰写、出版上党梆子艺术家的纪念性文集,对继承与发展上党梆子传统艺术意义重大。
推动戏曲艺术的“云端”建设
曾小敏 当下,戏曲艺术的传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唯有积极利用移动新媒体的优势开辟新的战场,戏曲才能够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建议由有关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建立传统戏曲数据库和传播云平台,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传统戏曲提供充足的养分和土壤,使其在新的天地中生根发芽。通过云平台的传播,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欣赏传统戏曲,使传统戏曲得到更广泛、更便捷的推广和传播,激发戏曲在网络文化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各级政府的文化部门、社会文艺团体,以及从事戏曲生产、宣传、科研、培训的企事业单位都应以此为聚力点,以最大的合力来共同推动戏曲艺术的“云端”建设,推动戏曲领域实现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普及与发展,这显然不能缺少政策资金的引导、扶持、推动。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演戏不如百姓意,干脆回家去种地
本报记者 张 婧 谈到自己去学校给青少年讲授传统豫剧之美的经历时,全国人大代表、豫剧表演艺术家金不换格外高兴,即兴唱了一小段豫剧,只简单几个动作和眼神,就将记者带入剧情。 3月19日下午,记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南代表团驻地见到了金不换。“文化发展对国家总体发展来说非常关键。国家富不富、强不强,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没有文化就没有光明的前景。”金不换说。 金不换几乎每年都有新戏推出,仅最近两年,由他领衔主演的作品就有20多部,不少作品是高质量的好戏,每次演出都颇受欢迎。因为长期带团演出,金不换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深知老百姓爱看什么,对新戏、好戏有多么渴求。他的手机彩铃中有这样两句话:“演戏不如百姓意,干脆回家去种地。”这也是金不换对自己的艺术要求。“我愿意排演老百姓喜欢看的戏。观众的满意与认可,是我排戏的重要标准。”金不换说。 金不换认为,传统戏要继承发展,需要讴歌新时代的主旋律。“当务之急是要把我们国家的时代楷模,为国家做贡献的基层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挖掘出来,农村的故事、基层的故事、乡村干部的故事、社区民警的故事都可以作为创作的题材和方向。这样的戏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人民群众会非常关注。”金不换说。经过在不断创作和演出过程中的思考,金不换认为,某些传统戏所表现的内容离现在百姓的生活太远,欣赏门槛太高,年轻人不容易理解,应该多排些现代戏,让年轻人也看得懂、喜欢看。
传承戏曲文化需壮大年轻队伍
本报记者 李 月 戏曲艺术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围绕戏曲文化传承、戏曲进校园等,不少从事戏曲工作的代表委员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澄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戏曲进校园的相关工作,编订规范的、适合青少年学习的戏曲读本,让学生能直观了解戏曲的发展史,品味民族艺术折射出来的文化精髓。同时还应加强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切磋交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陈澄表示,戏曲“进校园”只是开始,终极目标是要“出校园”——让戏曲走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有基础欣赏、有能力传播、有热情传承。“‘戏曲进校园’实际上承担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铺垫广泛、扎实社会基础的使命。”她说。 “通过戏曲进校园、雏鹰计划,能感受到很多大专院校的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喜爱,但是真正让他们从事这一职业的时候,他们肯定是有所选择和顾虑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王滨梅表示,传承戏曲文化,需要壮大年轻队伍。为此,她建议提高戏曲从业者的待遇并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使戏曲事业更加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中的‘忠、信、义、礼’等道德教化是最好的养分。”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表示,开展戏曲进校园,对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大有益处。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量化标准,规定每所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每年必须组织学生观摩一至数次优秀戏曲剧种的演出,并纳入学校年度业绩考核内容;要选取较为浅显并有普及意义的戏曲知识,在语文、音乐、体育等科目考试中适当增加戏曲知识考题,增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动力。 近年来,《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等多个利好政策的出台,有效地促进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2017年印发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无论是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还是个人的工作实践中,都能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戏曲教育的重视。”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助理、戏曲系主任苗洁表示,近年来,学院积极组织学生送戏到省内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及省外的一些学校,受到各校师生的欢迎。“戏曲进校园让我们看到了戏曲未来传承、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后的教学工作要继续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更好地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 “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到今年的全国两会,可以看到中央非常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戏曲工作者来说是最大的底气和保障。”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表示,戏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才培养,应将戏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使戏曲教育常态化。戏曲进校园、进课堂等工作的持续开展,需要一批专业的师资队伍来保障戏曲教学质量,“像北京市教委开展的‘高参小’项目就很好,将院团、高校等社会力量整合发挥作用,其模式也值得推广。” 85岁的国家一级演员李鸣岩虽年事已高,但谈到戏曲文化的传承时仍热情不减。“戏曲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下,戏曲工作者也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李鸣岩谈到,戏曲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她表示从一些少儿戏曲活动中看到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精气神儿,这与国家对戏曲文化的重视和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建议继续加大力度推动戏曲进校园、进课堂,同时要培养戏曲观众,让百姓逐渐爱上戏曲,从而更好地传承戏曲。
2017年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远程教学与实践工作顺利开展
文化和旅游部于“十三五”时期实施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千人计划”),计划共培养1000名戏曲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评论人才,力求解决我国戏曲创作人才长期不足的问题,提升我国戏曲创作骨干人才的综合素质及专业实践能力,提高戏曲艺术整体创作水平。该计划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承办。“千人计划”第二期于2017年顺利开展。 该计划在教学上分为集中授课、远程教学与实践、结业汇报等环节,2017年8月集中授课结束后,进入远程教学与实践阶段。中国戏曲学院实施导师制教学模式,组织导师对学生的创作实践与作品进行为期半年的远程指导,每位导师通过建立微信群、电话沟通、亲自指导、召开研讨会等方式指导学员,学员在各自单位实践过程中及时与导师进行沟通交流。各地文化厅(局)、艺术院团(研究所)协助学员实施舞台实践、创作和评论计划。2017年“千人计划”共收到学员创作和评论计划200多份,计划创作250余部作品、撰写70余篇评论文章。2018年5月,各地学员将返京进行结业汇报。现将各班级和部分学员在远程教学与实践工作阶段的总结予以刊发。
上党梆子在戏曲之乡泉州亮相陈素琴上演《杀妻》
本报讯 2月28日,上党梆子国家一级演员陈素琴联袂郑发根在泉州市梨园古典剧院上演了上党梆子《杀妻》选段,这是上党梆子首次在戏曲之乡泉州亮相。 上党梆子《杀妻》剧情为吴汉酒后举剑杀妻时,妻子王玉莲问明情由,因吴王两家有仇恨,苍天安排冤家又结亲,明白丈夫为了兴汉灭莽、取信于民不得不把她杀死时,把临死前陷入绝望心理以唱表达,贤惠善良的王玉莲为壮夫志,最后决定以死相酬。表现了三从四德封建社会不公平的家庭道德规范。临终前嘱咐丈夫的三件事,自己死后的衣着、棺木、葬地要简廉。为丈夫的衣食住行和吴门的传宗接代再续妻,层层深入,真可谓肺腑之言,感人至深,陈素琴的表演感染了全场,当看到她演的王玉莲为壮夫志自刎剑下时,观众无不为之动情洒泪。 50多分钟的演出陈素琴把上党梆子唱腔中的那种高亢嘹亮,音域宽广,粗犷豪放,爽快开朗,气势磅礴,大气回肠展现得淋漓尽致。由于戏迷来自全国各地,大多观看的是当地的梨园戏及京剧、昆曲、越剧,习惯于那种温柔甜绵,轻细委婉的唱腔,当听到上党梆子震撼全场,撕心裂肺的演唱时,观众给予了雷鸣般的掌声。
《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培训》招生
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人才培养”2018年3月开始招生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经过国家艺术基金的严格审核,被确定为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学单位。 学员集中培训时间为2018年4月至6月;学员学习期间食宿和学习费用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承担。培训结束后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结业证书。 欢迎国内戏曲剧院团从业人员和戏曲类院校教师报名。相关细则见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官网。 学院联系人:杨老师 咨询电话:010—67572221转2109 网址:http://www.bjxx.com.cn/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2018年2月
四川印发戏曲进校园实施方案
本报讯 (赵舒文 驻四川记者王雪娟)近日,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四川省戏曲进校园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四川省戏曲进校园工作将分为4个阶段推进,从2018年起,每半年为一个实施阶段。2018年上半年,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宜宾将先行试点;到2018年底,试点城市实现大中小学全覆盖、其他市(州)大中小学50%覆盖。到2019年底,实现全省大中小学全覆盖,戏曲活动多姿多彩,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省大中小学所有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戏曲进校园工作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 《方案》提出,戏曲进校园的主要形式包括开展戏曲教育活动,观看优秀戏曲作品,组织戏曲传习展演活动,建立戏曲特色学校、社团、基地等。为保障戏曲进校园工作有序开展,《方案》明确了四川戏曲进校园剧(节)目目录认定机制、演出实施考核机制、演出评估反馈机制、戏曲表演团体资格审核机制四大工作机制,并要求各市(州)建立由宣传部门牵头,教育、财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文联等部门(单位)参与组织和协调的机制,推进工作具体落实。
2018晋城春节戏曲展演日程表
《我爱上党戏》2017年度总决赛精彩落幕
本报讯 记者吴希莲报道:一举一动丝丝入扣,一颦一笑楚楚动人。1月17日,由晋城广播电视台举办的《我爱上党戏》2017年度总决赛精彩落幕,决出了专业组、业余组冠军。 据了解,本次戏曲大赛于去年2月份启动,先后经过了海选、初赛、复赛、晋级赛、半决赛、决赛等阶段,共有500多名业余选手和50多位专业选手报名参加,为晋城、长治两地戏迷票友和中青年戏剧专业人才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两个组别分别选出6位选手参加年终总决赛。 在当天先后进行的业余组、专业组总决赛中,《法门寺》、《昭君出塞》、《赵树理》等上党梆子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悉数亮相,让观众大开眼界,大饱耳福。最终决出两个组别冠、亚、季军各一名,六强选手、优秀选手及优秀组织奖若干,高平选手包揽业余组前三名,鸣凤剧团的赵改香、市上党梆子剧团的张晶、杨宇萌分获专业组前三名。 业余组冠军:董庆新 业余组亚军:陈红霞 业余组季军:邢卫贤 专业组冠军:赵改香 专业组亚军:张晶 专业组季军:杨宇萌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大型新编历史剧《郝经》开排
新年伊始,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再推新剧:1月3日,大型新编历史剧《郝经》如期开排。该剧是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市上党梆子剧院和陵川县委宣传部2017-2018年联合创作的一部重点剧目,旨在深挖地方文化,推崇历史名人,丰富上党梆子剧目建设,展示新时代上党戏曲事业传承发展的优秀成果。 该剧讲述陵川籍历史名人元朝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经为元宋通好出使南宋议和,却被权臣贾似道秘密囚禁十六年,留下“鸿雁传书”的千古佳话的历史故事(详细剧情附后)。剧中郝经分别由二级演员、山西省戏剧“杏花奖”获得者赵德红(前)、陈树涛(后)饰演,郝夫人由二级演员、山西省戏剧“杏花奖”获得者卢爱琴饰演,其他均由80、90后青年演员饰演。2017年在策划、初创之时,市上党梆子剧院和陵川县委宣传部就达成一致,立争高起点、强阵容创排该剧,邀请一级编剧、本地资深剧作家张宝祥、张华创作剧本,一级导演、上海京剧院王青担纲执导,本团一级作曲李秀荣担任音乐、唱腔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剧中武戏特别邀请北京京剧院著名武生演员、“猴王”张四全设计、导演,期待为该剧出彩。 2017年以来,剧本经多易其稿已定稿,多次在上海、陵川组织召开剧本研讨会加工修改提高,是2014年《程颢书院》以来又一部反映本土历史文化名人的新创历史剧,对丰富区域文化内涵,叫响文化旅游品牌,推动陵川乃至我市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剧将于2月初搬上舞台首演,广大戏迷朋友敬请期待! 剧情简介: 公元1260年,为元宋通好出使南宋。夫人劝其医病勿行,郝经志在息兵养民,毅然启程。 南宋奸相贾似道曾在鄂州战败乞和,忽必烈允和撤军后,贾谎奏宋理宗大捷,冒功受封。郝经使宋,贾恐败露欺君真相,拘禁郝经使团于真州,伪报元廷内讧,离间使团人心。元使宋琚攀树逃出报信被捕回处死,郝经含悲勉励属下忍辱以待,宁死不降。 郝经身陷囹圄十六年,贾似道劝其归降为其所用。郝经不为淫威媚惑所动。渔妇田婶受郝经之托,先以大雁传书,后携子送信。夫人苦守郝宅收到帛书。忽必烈获悉郝经下落,派伯颜率军南伐,拉开统一中国的帷幕。郝经在生死关头痛斥贾似道腐败亡国,使团临危获救,持节还朝。 人物简介: 郝经(1223—1275年),元初名儒。字伯常,祖籍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生于许州临颖城皋镇(今河南许昌)。幼遭金末兵乱。金亡后迁居河北,家贫好学,被守帅张柔、贾辅延为宾客,教育诸子,得读两家藏书。曾从学赵复,研习程朱之学。蒙哥汗三年(1253)初,应召对忽必列言治国安民之道,深得赏识,留在王府。九年,随忽必烈攻鄂州,建议与贾似道议和,北返争取汗位。中统元年(1260)以翰林侍读学士充任国信使,奉诏使宋,被奸相贾似道拘于真州达16年。元至元十一年(1274),忽必列再次兴兵攻宋,郝被释。回归途中患病,至大都不久去世。作为政治家,郝经反对“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作为思想家,郝经推崇理学,希望在蒙古人汉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来影响他们,使国家逐步走向大治;作为学者文人,通字画,著述颇丰,收于《陵川集》中。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亮相新年戏曲晚会
(据人民日报 12月30日)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张高丽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观看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邹伟、胡浩)2018年新年戏曲晚会29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张高丽、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与首都近千名群众欢聚一堂,一起观看演出,喜迎新年的到来。 夜色中的国家大剧院华灯璀璨,戏剧场内温暖如春、笑语盈盈。19时50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晚会现场,同前来观看演出的老艺术家们一一握手,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戏歌传新韵,领航新征程。一曲荟萃了9个地方剧种的戏曲联唱《一个都不能少》拉开整场晚会序幕。新编节目《古戏迎新春》喜庆欢乐的基调,绽放出浓浓的春意。赣南采茶戏《永远的歌谣》、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的精彩片段表达了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坚定信仰、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谷文昌》《李保国》《黄大年》3个剧目片段再现了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迹。京剧《在路上》等作品反映了戏曲艺术在现实题材创作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昆曲《昭君出塞》、锡剧《珍珠塔》、梨园戏《董生与李氏》、京剧《徐策跑城》等经典片段,以及少儿戏曲表演《盛世新蕾》,集中展示传统艺术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和古老剧种薪火相传、人才辈出的时代景象。“双锤”“舞叉”“耍枪”“珠”“手绢”“水袖”等绝活技巧,一招一式凝聚了历代戏曲人的潜心、专心、信心、恒心,彰显了中国戏曲的风采。原创戏歌《领航新征程》激昂的旋律将晚会推向高潮,展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不忘初心谱新篇、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和决心。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赢得全场阵阵喝彩和热烈掌声。 今年的新年戏曲晚会着重呈现新创作品片段,加大现实题材比重,各剧种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角登台献艺,在晚会举办的第五年实现了31个省区市代表性剧种的全覆盖。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观看了演出。
首届山西艺术节•“杏花奖”评审揭晓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再添“新杏”
日前,首届山西艺术节·第十五届山西省戏剧“杏花奖”评审结果揭晓,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新创现代戏《太行娘亲》荣获“新剧目奖”,优秀青年演员董小琴荣获“表演奖”。在来自全省戏曲表演团体的角逐中脱颖而出的两个奖项,全省仅有8席,竞争激烈程度为历届之最,也是山西省文艺评奖改革后的首次“文艺大检阅”。 夜幕降临,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外,人头攒动 剧场内,静观表演 9月4日至7日,市上党梆子剧院组织“百人团队”赴省城太原参加首届山西艺术节·第十五届山西省戏剧“杏花奖”评比演出。先后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上演了现代戏《太行娘亲》、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上演了传统戏《打龙袍》,无论新创现代戏还是传统老戏,精湛的表演、特色鲜明的唱腔、恢宏大气的舞美和整齐干净的阵容,给评委专家和省城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场一票难求、气氛热烈,对上党梆子这一市级戏曲团体啧啧称赞。 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 饰 赵氏 太行娘亲,英雄就义 省、市领导观看演出并接见演职员 《太行娘亲》是市上党梆子剧院2016、2017年重点打造的一部新创现代戏,讲述抗战时期,太行母亲赵氏与梨花,婆媳两代人舍弃亲生骨肉,救护八路军后代的感人故事。该剧被评审为文化部2016年度戏曲剧本孵化计划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7月19日在晋城歌舞剧院琚颐睦剧场成功首演,并为上海方面专家、省文化厅专家、北京方面专家及市领导汇报演出,获得首肯。8月22日吸收各方意见,经过加工修改提高后先后深入沁水县城、泽州县东刘庄村“送戏下乡”演出两场,城乡观众冒雨观看,好评如潮。《打龙袍》是市上党梆子剧院多年来的保留剧目,取自“狸猫换太子”的民间故事,群众基础厚实,深受百姓欢迎。 优秀青年演员宋晋义 饰 包拯、董小琴 饰 李蕊贞 行当齐全的演出阵容 9月26日,在颁奖晚会上评审结果揭晓,《太行娘亲》荣获第十五届山西省戏剧“杏花新剧目奖”,是继2014年《蝴蝶杯》荣获“杏花新剧目奖”后又一剧目奖。《打龙袍》中饰演李蕊贞的优秀青年演员董小琴荣获“杏花表演奖”,市上党梆子剧院再添“新杏”,至此“杏花奖”演员达到14名。无论院团的光荣历史,还是豪华的演出阵容,市上党梆子剧院成为当之无愧的“上党梆子第一团”。 《太行娘亲》新闻发布会 据悉,此次评审专门组建了省内最大的艺术类评奖专家库,共邀请省外专家评委59人次,省内专家评委72人次,进行了43场评奖,共评出144个优秀作品。其中:组委会设置舞台艺术特别贡献剧目10个、优秀展演剧目5个、优秀组织单位8个;杏花新剧目奖8个、杏花戏曲表演奖8个;及其它若干艺术类奖项。 《太行娘亲》专家评议会 《打龙袍》专家评议会
晋城:首届山西艺术节我市成绩喜人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 董小琴《打龙袍》 日前,首届山西艺术节各项大奖揭晓。我市上党梆子《太行娘亲》获得第十五届山西杏花奖,董小琴获得戏曲表演奖,音乐《上党八音醉太行》、戏剧《借杵》和曲艺《婆媳之间》获得第“十八届”群星奖,张宏《浙山爽气》(中国画)、杨茜茜《太行晨曲图》(中国画)、郭静的祝寿图》(中国画)入选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王理鑫、王俊红的作品入选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作品,暴琳入选农民工歌手展演优秀歌手。 据悉,此次评审专门组建了省内最大的艺术类评奖专家库,共邀请省外专家评委59人次,省内专家评委72人次,进行了43场评奖,共评出了144个优秀作品。其中:组委会设置舞台艺术特别贡献剧目10个、优秀剧目5个、优秀组织单位8个,杏花奖38个,群星奖15个,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18个,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作品12个,雕塑作品展优秀作品6个,网络摄影展优秀作品10个,广场舞展演优秀作品6个,锣鼓艺术展演优秀作品6个,农民工歌手展演优秀歌手10个。(撰稿:窦吟 摄影:韩艳帅)
首届山西艺术节评审结果评出144个优秀作品
首届山西艺术节评审结果 (据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一)组委会设置 1、舞台艺术特别贡献剧目(10个) 话剧《立秋》 山西省话剧院 舞剧《一把酸枣》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华晋舞剧团 京剧《走西口》 山西省京剧院 说唱剧《解放》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华夏之根艺术团 晋剧《傅山进京》 太原实验晋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舞剧《粉墨春秋》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华晋舞剧团 晋剧《大红灯笼》 山西梅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晋剧《于成龙》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 音乐剧《火花》 山西省歌舞剧院 话剧《生命如歌》 山西省话剧院 2、优秀展演剧目(5个) 晋剧《王家大院》 晋中市演艺有限公司 晋剧《木兰从军》 阳泉市盂县晋剧团 北路梆子《宁武关》忻州市梅琳北路梆子剧团有限公司 豫剧《太行小八路》长治市豫剧团 耍孩儿《劝孝》 朔州市应县耍孩儿综合艺术团 3、优秀组织单位(8个) 长治市、阳泉市、忻州市、朔州市、吕梁市、晋中市、山西演艺集团、山西省文化馆 (二)第十五届山西“杏花奖”获奖名单 1、新剧目奖(8个) 晋剧《日昇昌票号》 山西省晋剧院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有限公司 京剧《陈廷敬》 山西省京剧团 蒲剧《老鹳窝》 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 蒲剧《枣儿谣》 运城市蒲剧团 话剧《热泉》 大同市话剧院 歌舞剧《山里娃》 吕梁市民间艺术团 话剧《谍杀》 太原市话剧团 2、戏曲表演奖(8个) 冯 斌 晋剧《日昇昌票号》 董小琴 上党梆子《打龙袍》 白雪剑 音乐剧《火花》 单 娜 京剧《陈廷敬》 席武英 蒲剧《党的女儿》 李瑞星 北路梆子《劈殿》 孙红丽 晋剧《日昇昌票号》 李 静 晋剧《木兰从军》 3、声乐表演奖(3个) 郭兰文 《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不能尽孝愧对娘》 朔州市歌舞团 崔瑞宁 《跪亲娘》《偷南瓜》 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 李香君 《祖国万岁》《江山如此多情》 山西大学 4、器乐演奏奖(2个) 王 晟 《鼓上飞舞》《龙腾虎跃》 山西省歌舞剧院 曹 岩 《夜深沉》《滚核桃》 山西省歌舞剧院 5、舞蹈表演奖(2个) 高富强等 《山鼓槌音》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胡雪东等 《右玉魂》 山西大学 6、话剧(小品/曲艺)表演奖(2个) 富越武 《三娘教女》 山西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 胡晚红 《起乳名》 长子县文化馆 7、杂技表演奖(1个) 秦二建等 《狮子舞》 太原市歌舞杂技团 8、编剧奖(3个) 王 辉 马肇录 梁培卿 晋剧《日昇昌票号》 张 华 京剧《陈廷敬》 王建武 蒲剧《老鹳窝》 9、导演奖(3个) 崔向英 京剧《陈廷敬》 韩瑞鲭 晋剧《烂柯山下》 刘丽玲 晋剧《王家大院》 10、音乐设计奖(3个) 岳永明 李继荣 晋剧《日昇昌票号》 杨 峰 马典屯 蒲剧《老鹳窝》 孙宏旺 北路梆子《平城赋》 11、舞台美术奖(3个) 贺林燕 亢翼舟 李 宾 晋剧《日昇昌票号》 魏 平 京剧《陈廷敬》 梁素玉 蒲剧《老鹳窝》 (三)第十八届“群星奖”选拔赛结果 1、音乐《上党八音醉太行》 晋城 2、音乐《唐风晋韵 鼓戏春秋》 太原 3、音乐《血战娘子关》 阳泉 4、舞蹈《蒸花馍》 运城 5、舞蹈《当你老了》 运城 6、舞蹈《撸起袖子加油干》 阳泉 7、戏剧《大山村医》 临汾 8、戏剧《红军娃》 吕梁 9、戏剧《借杵》 晋城 10、曲艺《面对黄河一声喊》 运城 11、曲艺《山西面食》 长治 12、曲艺《合磨》 长治 13、曲艺《十七棵松》 长治 14、曲艺《婆媳之间》 晋城 15、曲艺《纺线线 织布布》 运城 (四)七项活动优秀作品 1、“时代华章”美术作品展优秀展览作品(18个): 《浙山爽气》(中国画) 张 宏 《太行晨曲图》(中国画) 杨茜茜 《阳光地带》(中国画) 张永乾 白 莲 《山楂树》(中国画) 高 强 《祝寿图》(中国画) 郭 静 《好日子》(中国画) 王爱荣 《玩古》(中国画) 李 阳 《漫步云端》(中国画) 王志英 《清泉》(中国画) 姚砚泽 《古道白陉气如虹》(中国画) 郜树先 《萧萧》(中国画) 张瑞文 《秀荣书院∙望萱阁》(油画) 贾见罡 《绽放》(油画) 陈新宇 《残阳》(油画) 邓媛媛 《乡村艺术家》(版画) 马 俊 《人像》(水彩画) 吴玉文 《与爱同行》(水彩画) 张 何 《往昔孩提》(漆画) 陈 乐 2、“翰墨三晋”书法篆刻展优秀展览作品(12个) 王 鑫 樊炳佚 王增云 李爱玲 王惠卿 李虎山 张建云 王理鑫 刘芳萍 王俊红 薛梅杰 冯 华 3、“塑说三晋”雕塑作品展优秀展览作品(6个) 《巍巍太行》 寇玉柱 《城市系列一Ta3》 王文波 《尼斯沙滩的中国人之少女》 崔光耀 《长须冉冉》 张茜茜 《未太岁》 乔志兵 《希望之骑士》 岳 龙 4、“壮美山西”网络摄影展优秀展览作品(10个) 《秀美太行》 程林超 《圣地梵影》 王 京 《风驰电掣》 闫红龙 《凌空飞燕》 张聚勇 《凿壁现光》 曹 阳 《漳泽湖畔》 李德心 《金色收获》 苏俊平 《趣味运动会》 王凤英 《舔犊之情-组照》 白建兴 《笑》 那海晋 5、“舞动三晋”广场舞展演优秀作品(6个) 《黄土情》 演出单位:运城市万荣县飞云舞蹈队 《影之魅》 演出单位:吕梁孝义市影之魅舞蹈队 《桃花红杏花白》 演出单位:晋中介休市爱舞艺术团 《人说山西好风光》 演出单位:临汾市隰县广场舞代表队 《炫》 演出单位:长治市王庄社区舞蹈队 《蝶舞扇韵》 演出单位:朔州市应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6、“鼓舞山西”锣鼓艺术展演优秀作品(6个): 《拨舞盛世鼓颂华年》太原鼓乐 演出单位:太重鼓乐艺术团 《唐霸鼓娃》翼城花鼓 演出单位:翼城县教育科技文化局 《盛世欢歌》霍州威风锣鼓 演出单位:霍州文化局 《欢庆》太原锣鼓 演出单位:小店区锣鼓协会锣鼓团 《步步高》稷山高台花鼓 演出单位:稷山县安福高台花鼓演艺中心 《大唐娘子军》平定武迓鼓 演出单位:平定县文化馆、平定煤气公司 7、“唱响山西”农民工歌手展演优秀歌手(10个) 《玛依拉变奏曲》梁静 《美丽家园》暴琳 《青春舞曲》刘彬 《圪梁梁》李军、王瑞芳 《梦中的兰花花》董润明 《走西口》刘剑英 《古老的信天游》林正博 《大塞北》杨志芳 《圪梁梁》李卫仙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梁文琴
李寨乡召开“立足戏曲源起 发展特色旅游”专题研讨会
7月20日上午,李寨乡党委政府在望头村召开“立足戏曲源起 发展特色旅游”专题研讨会。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郭孝明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保平、吴国华、张爱珍老师,泽州县旅游发展委员会李广林主任,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张付军会长,河北西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张海臣老师、乔素霞团长等,乡两委班子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乡党委书记郭华英主持。 会上,郭华英书记首先介绍了李寨及研讨会的基本情况,县旅游发展委员会李广林主任从文化与旅游发展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与会的各位戏曲界的名家和各界人士分别从戏曲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意见,并对李寨立足梨园之乡文化底蕴,打造“70平方公里中华戏曲文化生态体验园,创建全域乡村旅游示范乡镇”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李寨乡要借助于望头村开元宫这一戏曲祖庭,这一地域与戏剧文化传承的深厚渊源,更好地传承发扬中华戏曲文化精髓,把李寨打造成更有特色文化烙印的旅游目的地,让“梨园之乡·风情李寨”在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成为大家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好去处。
上党梆子现代戏 《太行娘亲》获专家学者好评
本报讯 记者王婕报道 7月22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太行娘亲》座谈会在海天大酒店举行。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中国戏剧》主编赓续华、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中国戏曲》原主编姜志涛、《中国戏曲》原副主编安志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龚和德、马也等8位专家学者,以及《太行娘亲》的多位主创人员出席座谈会,分别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出发,就该剧的剧情、人物塑造、语言、表演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仲呈祥在发言中称赞该剧的创作很好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写出了中华民族两代英雄母亲的形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交融整合,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的成果。 龚和德表示,看过该剧后,很受感动和教育,该剧对英雄母亲赵氏这一形象的塑造很成功,通过她性格、心理的成长过程,生动体现了抗日战争的历史真实,细节鲜活、转变自然,令人信服。戏曲唱词接地气,有着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性格特色,以及浓郁的地域特色,与上党梆子唱腔的结合相得益彰,直击人心。 《太行娘亲》是我市今年重点打造的一部上党梆子现代戏,由国家一级编剧李莉编写,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领衔主演,讲述了抗战时期,两代太行母亲赵氏与梨花婆媳二人舍弃亲生骨肉、救护八路军后代的感人故事。该剧于7月19日晚在市琚颐睦剧场首演。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晋城首演
本报讯(记者李志军)7月19日晚,新编大型上党梆子现代戏《太行娘亲》在晋城市歌舞剧院琚颐睦剧场倾情首演。剧中女一号赵氏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领衔主演,演员阵容强大,实力雄厚,展示出了新一代上党梆子演员的表演艺术水平,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太行山区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和“太行精神”的发祥地,诞生过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太行娘亲!她们用奶水养大了八路军的孩子,用女人柔弱的肩膀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太行人演太行戏,太行戏道太行情。2016年初,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邀请国家一级编剧、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李莉及其学生张裕开始创作剧本。经过五易其稿,当年10月底剧本定稿,取名《太行娘亲》。今年3月,又邀请国家一级作曲、上海京剧院导演王青担纲执导紧张排练,现已联排成型。该剧讲述了抗战时期太行母亲赵氏与梨花婆媳两代人为救护八路军后代舍弃亲生骨肉甚至献出生命的感人故事。 《太行娘亲》的出炉,对于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太行精神,进一步打造上党梆子品牌、擦亮晋城的文化名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悉,《太行娘亲》已被评审确定为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和2016年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项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53
54
下一页
共 1067 条
备案/许可证号: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