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霞
作为戏曲观众,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戏曲院团好像不需要观众。但凡有过几次“戏曲节”观看经验的,多半都会有这种感觉。想看戏的买不到票,有票的又不去看,这让戏曲观众很受伤。
某艺术节由于疫情,演出演播并举,让全国其他地方的观众足不出户即能感受艺术之美。然而组委会因为担心空场,早早地将票锁定后分发给他们预想中一定爱看戏的大爷大妈。一方面,院团的人高高兴兴地在微信朋友圈炫耀“我团演出票抢售一空,我也没有办法帮大家弄票”;另一方面,真正的观众买票成了大问题,好不容易找到了票,也都是后场“边角料”。然而戏迷到现场一看,许多赠票席几乎空无一人。为了拍照好看,演出时临时又把买票前来的观众往前“请”。有这样的情况,不由会让人疑问:也许是戏曲不需要观众吧?
站在剧团的角度想,也许是戏曲的需求侧早已发生改变,观众不再是戏曲院团的衣食父母。也许只是在演出后的报道中“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时,或者剧场中空场了,才需要观众吧。
那么,戏曲还有争取观众的能力吗?在很多场合,戏曲并不缺乏观众,特别是院团在农村演出时,人山人海的场面是司空见惯的。然而在城市里,一些演出需要卖票时,问题就出现了。市场是公平的,与其追问观众为什么不肯买票,不如率先问问:戏曲与其他表演艺术竞争的底气和优势在哪里?
这些年我看了很多或自己买票或他人送票的“新编戏”。然而正是一些戏,最让人生气。用“新编戏”去称呼那些新戏真是对不起“新编戏”这个词——现在看到的经典老戏,哪一个又不是过去的新编戏?问题在于,戏曲演出剧目数量与质量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平时不需要观众,却又想在市场竞争时得到观众。
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第一次走进剧场。有了第一次,能否有第二、第三次,关键还在戏曲自身。戏曲艺术在当今剧场舞台上似已退出主流地位。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与当代的各种舞台艺术种类相比,因蕴集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各不相同的艺术积淀,那些优秀的传统剧目、戏曲表演艺术家,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守着一屋子宝贝的传统戏曲,大可不必扬短避长、妄自菲薄。只要不忘本,就是最大的竞争力所在。戏曲,总归是要回到市场、面对观众的。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建德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本报驻浙江记者骆蔓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