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退出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首 页
戏曲新闻
视频欣赏
经典唱段
伴奏下载
团体简介
人物简介
戏迷天地
访谈采风
唱段唱词
唱段曲谱
上党戏曲论坛
收起
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最新推荐
荷泽枣梆《龙门谣》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
上党梆子《六尺巷》
阳城鼓书《恨公婆》
2017年晋梆名家名段演唱会
上党梆子《香山舞娘》
上党梆子抗日剧《一门忠烈》上
上党梆子抗日剧《一门忠烈》下
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晋城市鼓书协会赴沁县参加第9届沁州书会
山西戏曲“新流派”创造经验研讨会在京召开
晋城市财政下达315万元免费送戏下乡专项资金
泽州四弦书首批伴奏音乐录制完成
晋城2017年免费送戏下乡活动启动
山西省今年将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
阳城地方小戏央视“一鸣惊人”勇夺戏曲与音乐频道“梦想微剧场”第二季“团体金奖”
戏曲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戏曲新闻
上党梨园景明花香
□文/本报记者 吴希莲 戏曲为媒播春色,上党梨园景色新。随着杜建萍5月20日在广州站上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奖台,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党梆子再度撩起“梨园春色”,拨动广大市民和戏迷票友的心弦。 近年来,随着我市文化事业蒸蒸日上,上党梆子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大春天”:1992—2015年的二十三年当中,我市齐素珍、赵德红、郑发根、张敏丽等22人先后斩获山西戏剧最高奖“杏花奖”;陈素琴、成静云、杜建萍斩获“二度杏花奖”;吴国华、张爱珍、张保平、陈素琴、杜建萍5人斩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2001年,上党梆子戏曲电视连续剧《初定中原》,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第22届(2001年度)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戏曲电视连续剧二等奖;2007年,大型新编现代戏《赵树理》代表山西省参加了文化部在济南举办的全国地方戏曲优秀剧目评比展演,荣获二等奖;2008年1月,第十一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展演,我市满载而归,共夺回各类奖项17个。其中,《赵树理》获得最高奖“杏花大奖”;2011年,大型历史剧《千秋长平》获中国戏曲学会奖;2014年新编大型上党梆子现代戏《山妺子》在北京参加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调演,荣获7个奖项,市上党戏剧研究院获组织奖;2015年,《长平绣娘》冲击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功。 上党梨园景明花香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丽云介绍了近三年以来,我市对上党梆子戏曲的扶持情况。“每年我市有150万元的文艺作品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新剧目的排演,其中,大头都用在支持上党梆子事业的发展了。”宋丽云说。 据介绍,《长平绣娘》去年甫一公演就获得了10万元的政府专项扶持资金,今年又予以5万元的贷款贴息扶持,在广州获奖后,马上予以奖励扶持20万元。迄今为止,该剧共获得了35万元的政府扶持;2014年,大型新编历史剧《程颢书院》上百万元的创排资金,全部是依靠政府的产业扶持资金完成的;此外,《山妹子》、《析城山》、《安国夫人》、《妈妈呀妈妈》、《廉吏于成龙》等新排剧目,也分别获得了10万—80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三年来,市委、市政府重点向市上党梆子剧团注入扶持资金已达200余万元;向张爱珍上党梆子传习室、高平艺校等传习机构也有扶持资金注入。 上党梆子花开艳丽,得益于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之中。作为发源地流布地,上党梆子深受晋城人喜爱,更得益于近年来宣传文化部门不遗余力的扶持发展,经过上党梆子艺术工作者的挖掘传承与创新,这一古老的本土艺术散发出迷人魅力,吸引了许多晋城人。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经市文化局、市民政局批准,我市成立首个上党戏曲社会团体——上党戏迷协会,以“传承地方文化,弘扬上党戏曲”为宗旨,常年开展戏迷票友演唱、公益演出、戏迷联谊等活动,并着力发展、培养戏迷观众群体,搜集、整理上党戏曲资料,为上党梆子的传承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协会成立以来,坚持每周六下午开展戏迷演唱活动。仅2014年全年,就开展演唱活动近40场,平均每场参加活动者有500余人,年受益观众近20000人。活动还不定期邀请张保平、李德胜等戏曲名家现场指导,戏迷的演唱水平及舞台演出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协会还积极协助晋城广播电视台《我爱上党戏》、《文明乡村行》等戏曲栏目的举办,每年为栏目选送的选手超过200名,受到了戏迷欢迎。 2009年,戏迷协会开通了中国上党戏曲网(www.sdxq.cn),进一步拓宽了上党梆子的传播途径。目前,登记注册有会员近600人、网络注册会员17000余人。 来源:太行日报
“梅花奖”得主杜建萍载誉返晋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绍兴市政府、广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场竞演,分南北两个赛区,从4月26日在绍兴拉开帷幕后,5月8日广州赛区再次开演,5月18日晚落下帷幕。参加本届现场竞演的有来自全国31个团体。 5月20日晚8时,在广州大剧院举行的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晚会上名单揭晓,有32人获“梅花奖”,5人获“二度梅奖”。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的杜建萍正式入选。20日下午在广州大剧院举行本届获奖选手走红地毯、现场签字、脱手模活动,与广州市民见面。21日上午参加获奖选手座谈会,下午赴基层进行表演。5月22日下午返回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在文体宫广场迎接。 由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创作编排的大型古装戏《长平绣娘》,以展示高平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背景,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以贯穿真、善、美为主线,以人物情感冲突为依托。讲述了一个贫家绣女拾婴、护婴、育婴,含辛茹苦,丧情失父,毁誉忍辱18年的感人故事,塑造了一位朴实、善良、正直、执着,不问功利,不图回报,富有大爱的普通良家女子的形象。 参加本届现场竞演剧目《长平绣娘》领衔主演杜建萍,国家二级演员,师承著名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张爱珍”,被赞为“爱珍腔”的忠实传人。在冲击本届梅花奖前期准备中,从剧本创作、音乐,唱腔设计、唱段布局,着重以情起唱,以意立腔,充分考虑到她擅长以唱取胜的长处,为其量身定制。在5月14日晚的现场竞演中,她以端庄的扮相,细腻的表演,继承了上党梆子慷慨激昂,吐字发声独有的唱法,演唱得淋漓尽致。同时勇于创新,精于借鉴,对原有的唱腔进行了大胆的改良,以其甜美圆润的嗓音,华丽流畅的演唱技巧,缠绵委婉的行腔,体现了时代气息感,是一种传统美与时代美的完美结合。展示出了太行山雄伟博大的胸怀,太行山人忠实善良的境界。使上党梆子这一小剧种,在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个国字号竞演舞台上,得到了评委的认可,专家的肯定,征服了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凭借她扎实的唱功,为我市又添一朵中国戏剧“梅花奖”,也是晋城市上党梆子剧种时隔13年后,由四朵梅花增加为五朵“梅花奖”本届29个参竞单位,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是唯一一家县级剧团。为我市争的了荣誉。(曹进堂)
杜建萍站上了中国戏剧奖最高台
杜建萍获奖 曹进堂 摄 昨晚,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在广州大剧院歌剧厅盛大举行,随着37名“一度”、“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名单的公布,杜建萍成功摘取她从艺之路的第一朵“梅花”,这是继张爱珍、吴国华、张保平、陈素琴之后,我市迎回的第5朵“梅花”。 颁奖之夜,星光熠熠、梅花点点。剧院内,古典与时尚融会贯通,环形舞台美轮美奂,上千幽蓝色灯盏把剧院穹顶装点得分外绚烂。晚8时,随着第26届梅花奖得主崔玉梅带来的粤剧《梅花情》,晚会款款拉开序幕,座无虚席的剧场,很快变成了温馨的戏剧港湾。 聚光灯下,37朵“梅花”一一亮相,与观众一起分享缭绕珠江的梅韵清香。凭借上党梆子《长平绣娘》问鼎梅花奖的杜建萍站在了舞台中央,只见她一袭黑色礼服搭配红色披肩,脸上写满了幸福与荣光。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配乐诗朗诵《劳动人民的红线女》、杂技舞蹈《梅花俏》等精彩节目,如一股股清凉的海风扑面而来……现场观众则以潮水般的掌声回应。 整台晚会高潮迭起,“一度梅”、“二度梅”轮番上阵,简洁而不失大气。全体“一度梅”获得者联唱了《同圆中国梦》 ,全体“二度梅”获得者也表演了精彩的戏曲联唱。他们的表演功力深厚、韵味十足,充分展现了传统戏曲的迷人魅力。 当晚,天公不解风情地下起了雨,但这却阻挡不住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戏迷的热情。从红地毯到颁奖礼,热情高涨的各路“粉丝”,几乎把偶像包围了:他们求签名、求合影、求拥抱,和心目中的偶像,一起见证这个光荣的时刻。 当天,记者偶遇在广州工作的晋城人李璐璐。他从网上获知颁奖典礼的消息后,专程从白云区赶过来观摩,亲眼见证了晋城演员获奖的场面,他说:“来广州7年多了,第一次在广州听到熟悉的乡音,我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温暖!咱晋城的演员能获得这个全国性的奖项,作为晋城人,我感到很骄傲!” 来到现场的晋城戏迷也不少,当看到杜建萍的身影出现在红毯和颁奖舞台时,他们向她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助威声。戏迷原艺君表示,平时在广州的晋城老乡聚会,大家的一个“保留节目”就是在网上收听上党梆子,今天看到上党梆子在广州拿奖了,他们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一样振奋。戏迷申怡说:“希望上党梆子剧团能多来南方市场闯一闯,让南方观众也领略一下咱上党梆子的精髓,了解和认识咱们晋城。”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晚9点30分,晚会在歌舞杂技表演《梅花俏》中完美落幕。 这次梅花奖的芳香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对于上党梆子的明天,我们充满了无限期待。(本报记者 吴希莲)
晋城:第五朵“梅花”华丽绽放
本报讯 (记者田黎瑕)晋城的第五朵“梅花”在五月的羊城华丽绽放。5月19日,中国剧协正式通知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他们创作编排的古装戏《长平绣娘》主演杜建萍获得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继张爱珍、吴国华、张保平、陈素琴之后,时隔13年我市再次迎回的“梅花”,既是晋城的第五朵“梅花”,也是上党梆子的第五朵“梅花”。 本届梅花奖全国共有32名戏曲演员参加竞演,《长平绣娘》是我省唯一具有参赛资格的剧目,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也是所有参赛单位中唯一的县级演出团体。主演杜建萍师承上党梆子非遗传承人、第九届“梅花奖”得主张爱珍,继承了“爱珍腔”高亢嘹亮、通透圆润的特点。在5月14日晚的竞演上,杜建萍的表演板式变化复杂、感情起伏跌宕,将“贫家绣女”这个人物的内心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丰满逼真,整个表演荡气回肠、催人泪下,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肯定。 从北宋泽州艺人孔三传归纳“诸宫调”开始,戏曲艺术就深深根植于晋城这片土地。高平市王报村的金代戏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台,一代代艺人用才华与心血哺育和滋养了上党梆子艺术,使其成为晋城人民的精神家园。尤其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大力扶持,上党梆子剧目精品迭出。得知获奖后的杜建萍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非常激动。她说,现在的戏曲观众少、演员少、市场小,获得的关注也少,作为一家自负盈亏的民营演出团体,生存环境比参加此次竞演的那些国家级、省市级团体困窘得多。“和许多大剧种的优秀演员站在同一个赛场上竞技,无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杜建萍说,能够获得“梅花奖”是我的幸运,更是上党梆子这个剧种的骄傲。 据了解,今晚将在广州大剧院举行颁奖仪式。市委宣传部已经决定,挤出20万元资金奖励杜建萍和上党梆子精品剧《长平绣娘》剧组。
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名单
梅花奖二度获得者(二度梅)(5名)欧凯明 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韩再芬 安庆再芬黄梅戏艺术剧院华 雯 上海宝山沪剧团朱 衡 甘肃省话剧院许荷英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梅花奖获得者(一度梅)(32名):吴非凡 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王 荔 武汉汉剧院侯岩松 中国国家话剧院施洁净 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张馨月 北京京剧院马 佳 黑龙江省京剧院凌 珂 天津京剧院杨霞云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朱 福 云南省京剧院刘 巍 北方昆曲剧院万晓慧 湖北省京剧院杜 欢 江西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符传杰 海南省琼剧院刘 京 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吴 熙 重庆市川剧院吴 双 上海昆剧团杨 俊 江西赣南采茶歌舞剧院陈明矿 江苏省淮剧团王君安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金喜全 上海京剧院麦玉清 广东粤剧院杜建萍 山西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刘莉莉 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郭广平 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卫小莉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何 云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窦凤霞 甘肃省陇剧院邱瑞德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张 涛 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公司周雪峰 苏州昆剧院唐 妍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我市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上党梆子进校园巡演活动
5月17日下午,晋城二中大礼堂弦鼓声响,喜气洋洋,平日一向安静的礼堂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由市教育局主办、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上党梆子进校园巡演活动在这里举行了首场文艺演出。 据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和传承,市教育局依托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专业人才送戏到校,将深入市直和县区部分学校开展上党梆子进校园巡演活动。 在晋城二中专场,来自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戏曲专业的学生表演了经典剧目《挡马》《打神告庙》《抬花轿》以及《两地家书》卓文君唱段和《三关排宴》佘太君唱段。高亢婉转、优美动听的上党梆子唱腔,剧中刀马旦、花旦、小旦、武丑等人物行当的靴子功、椅子功、水袖功等功夫技巧,展现了演员们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在演职人员一个半小时的倾力演出中,不时博得现场近千名学生的热烈掌声。 凤冠霞帔、长短戏袍的服饰和优美动听的梆子唱腔,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晋城二中高一年级学生郭晓峰说,“让我亲身感受到了晋城上党梆子这种古朴豪放的艺术特色,深深的受到了这种艺术的渲染。”“看到舞台上演员们的精彩的表演、精湛的舞姿、高亢的音乐,让我很是振奋,甚至是兴奋,希望同学们可以走进上党梆子,把上党梆子的火把传承下去。”受访学生田华钰说道。学生们纷纷表示,非常喜欢这种巡演活动,不仅让他们亲身感受了身边的中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在感知、体验中了解了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既激发了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也培养了学习、传承和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 据了解,近几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骄人成绩,有五名学生获得全国戏曲“小梅花”比赛金奖,一名学生获得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文华艺术院校戏曲比赛表演奖,三名学生荣获山西省戏曲比赛“杏花奖”,歌剧《小二黑结婚》参加首届中国歌剧节便斩获了“优秀剧目演出大奖”等七个奖项,多次在山西省艺术院校教学剧目汇演中获得一等奖等。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原保升观看了首场巡演。(供稿:晋城市教育局 赵晋涛)
晋城:上党梆子《长平绣娘》主演杜建萍竞逐梅花奖
全国32名戏曲演员参加竞演,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是我省唯一具有参赛资格,并且是所有参赛单位中唯一的县级演出团体。 5月14日晚,由高平上党梆子剧团创作编排的古装戏《长平绣娘》,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主演杜建萍竞逐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本报记者 田黎瑕 摄) 本报5月14日广州电 (记者田黎瑕) “南有苏绣四海扬,北有长平美绣娘;巧手绣出情和义,感天动地德馨香。”5月14日晚,由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创作编排的古装戏《长平绣娘》,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主演杜建萍竞逐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本届梅花奖全国共有32名戏曲演员参加竞演,《长平绣娘》是我省唯一具有参赛资格的剧目,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也是此次参赛单位中唯一的县级演出团体。 作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的上党梆子此前已有4朵“梅花”,这是时隔13年后杜建萍接力冲刺第五朵“梅花”。 大型上党梆子古装戏《长平绣娘》以展示高平刺绣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背景,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平实纯朴的叙事手法、人物感情的细腻刻画为依托,讲述了一贫家绣女拾婴、护婴、抚婴,含辛茹苦、忍辱蒙羞18年的感人故事,塑造了一位正直、善良、执著,不问功利、不图回报、富有大爱的普通女子形象,全剧充满着真、善、美的正能量和现实教育意义,被誉为“最动人梆子剧”。该剧通过结构故事,连缀情节,说明背景,引发冲突,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又巧妙地将“高平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既富有新意,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堪称上党梆子戏剧的上乘之作。 该剧由张喜明(国家一级)编剧、李慧琴(国家一级)导演,吴宝明(上党梆子音乐专家)作曲。领衔主演杜建萍从艺20年有余。2003年以上党梆子名剧《三娘教子》、《地瓜宴》蜚声三晋大地,曾荣获中国戏曲红梅奖金奖、两度夺得山西戏剧“杏花”奖。在《长平绣娘》中,她师承上党梆子非遗传承人、第九届“梅花奖”得主张爱珍嗓音圆润甜美、行腔委婉缠绵、所来神韵无穷的唱功“绝活”,将一个普通女性的人物内心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丰满逼真。 演出开始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张志仁专门到后台看望慰问了全体演职人员,鼓励他们认真准备,调整好状态,奉献一台高水平的演出,让观众充分感受上党梆子戏的精华神韵。 据了解,本次竞逐结果将于近日揭晓。
上党梆子演员时隔十三年再次冲击梅花奖
《长平绣娘》为参加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热身 本报讯(记者吴希莲)5月1日晚,上党梆子《长平绣娘》在晋城影剧院汇报演出,为即将参加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广州片区现场竞演热身。领衔主演杜建萍也将凭借在剧中的表演,代表上党梆子时隔13年后又一次冲击梅花奖。 5月1日当晚,由上党名角杜建萍领衔主演的大型上党梆子新编剧目《长平绣娘》在晋城影剧院进行汇报演出,可谓叫座又叫好。105分钟的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从座位席上站起来,向台上演职人员报之以雷鸣般的掌声。直到剧场里的灯光熄灭了,仍有些戏迷因为“入戏太深”而久久不愿离去。 由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排演的《长平绣娘》是一部新编剧目,将高平刺绣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精心打造而成。通过六场主戏加尾声的构架,勾画了长平绣女何氏离奇、坎坷的人生故事,充满了真、善、美的正能量和现实教育意义,被誉为“最动人梆子剧”。该剧编创阵容强大,编剧张喜明、导演李慧琴都是蜚声剧坛的实力派人物,作曲赵雪峰、吴宝明也是上党梆子音乐专家。 据了解,《长平绣娘》从创作至今历时近两年之久,几经打磨,曾于2014年9月在晋城首演。5月14日,该剧将代表山西参加在广州举行的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场竞演,也是我省唯一冲击梅花奖的剧目。 主演杜建萍是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张爱珍的嫡传弟子,从艺20多年。2003年即以上党梆子名剧《三娘教子》、《地瓜宴》蜚声山西,2012年其主演的《金钗案》再次在省内引起轰动,夺得了第十三届山西戏剧二度“杏花”奖。此外,杜建萍还多次受邀赴省内外演出,并在高平等地开设讲座传播上党梆子艺术,曾荣获中国戏曲红梅金奖等奖项。 “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截至目前,晋城一共有张爱珍、吴国华、张保平、陈素琴4人先后获得,为上党梆子剧种的继承与发展发挥了极大作用。2002年,陈素琴夺得“梅花奖”,距今已13年。
“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推出新成果
本报讯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策划组织录制的大型音像制品《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第一、二辑(共计111部)及文集《谈戏说艺——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上、下卷)近日出版,并于1月20日在北京举办“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二期成果暨《谈戏说艺》文集首发捐赠式,主办方将其捐赠给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有关京剧院(团)和艺术院校。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陈至立和翟惠生、刘德有、常克仁以及马盛德、刘长瑜、林瑞康、孟祥林、吕育忠、陈迎宪等领导和知名京剧演员、专家出席仪式。 “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是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为抢救京剧前辈艺术家的宝贵经验、传承京剧艺术而实施的重要文化工程。自2011年以来,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组织专业摄制组,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等十余个省区市对110余位京剧老艺术家进行采访,以口述历史、谈戏说艺方式录制资料,如实记录他们在学艺、表演、教学等过程中的经历和经验,以数字化手段编辑制作了约200小时的专题纪录片,为京剧的百年传承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史料,被誉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其成果分上、下两辑出版。同时,将每一位老艺术家的口述内容整理成章,结集出版《谈戏说艺——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上、下卷)。 “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工程得到了中央领导、有关部门及艺术家等多方面的关心、支持。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创会理事齐心题词,财政部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易 木)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化部关于表扬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优秀典型的通报
文化部关于表扬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优秀典型的通报文公共发〔201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直属单位: 2014年,文化部、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了“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系列活动,举办了“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和“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两项示范活动,广泛发动各地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开展9个主题的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其中,“春雨工程”和“大地情深”两项示范活动共招募了5000多名文化志愿者深入城乡基层,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辅导讲座和展览展示500多场,受益群众超百万;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和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发动数十万文化志愿者为群众提供了大量身边的、日常性的文化志愿服务,获得群众普遍欢迎。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地各有关单位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规范工作机制,培育了一批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涌现出一批崇德向善、无私奉献的文化志愿者,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经各地文化厅(局)和有关单位推荐,经专家评选,共评出335个“文化志愿者服务推进年”优秀典型。为进一步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文化部决定,对在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等43个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工作优秀单位,李俊国等91名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工作优秀个人,“文化志愿者流动戏院”等117个“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示范项目,以及高斌侠等84名优秀文化志愿者予以通报表扬。希望受表扬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断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中拓展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创造新成绩。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积极培育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建立完善文化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水平,努力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特此通报。 附件:1.2014年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工作优秀单位名单 2.2014年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工作优秀个人名单 3.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示范项目名单 4.2014年优秀文化志愿者名单 文 化 部 2015年1月15日 附件1 2014年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工作优秀单位名单(43个) 一、省(区、市)文化厅(局)(20个) 1.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 2.河北省文化厅 3.辽宁省文化厅 4.江苏省文化厅 5.浙江省文化厅 6.福建省文化厅 7.山东省文化厅 8.河南省文化厅 9.湖北省文化厅 10.广东省文化厅 11.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1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 13.重庆市文化委员会 14.四川省文化厅 15.贵州省文化厅 16.西藏自治区文化厅 17.陕西省文化厅 18.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 19.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 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 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文化局(12个) 1.山西省长治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文化局 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局 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体育局 5.山东省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6.山东省烟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7.河南省洛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8.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9.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局 10.贵州省贵阳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11.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文化局 12.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 三、文化部直属单位和国家艺术院团(11个) 1.中国艺术研究院 2.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3.国家京剧院 4.中国歌剧舞剧院 5.中国交响乐团 6.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7.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 8.中央民族歌舞团 9.中国煤矿文工团 10.中国广播艺术团 11.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 附件2 2014年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工作优秀个人名单(91人) 1.李俊国 天津市少儿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馆长 2.刘新宝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演出策划部主任、天津市公共文化志愿服务总队秘书长 3.黄 佳 天津图书馆读者活动组组长 4.李春雷 河北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干部 5.周建勇 河北省图书馆宣传推广部主任 6.李世平 山西省群众艺术馆业务指导部主任、山西文化志愿者办公室主任助理 7.吴可嘉 山西省群众艺术馆读者工作部主任 8.王 隽 山西省群众艺术馆办公室主任、山西文化志愿者办公室副主任 9.张 程 辽宁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科员 10.孟志丹 辽宁省图书馆社会活动部 主任 11.樊 荣 辽宁省博物馆文化志愿者负责人 12.张志海 黑龙江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干部 13.于志勇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科副科长、文化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14.张大尧 黑龙江省图书馆 副馆长 15.官天涛 江苏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副处长(正处级) 16.赵鲁刚 江苏省文化馆馆长助理 17.邢吴翔 浙江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主任科员 18.谢 青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19.周卫平 浙江省文化馆社会文化培训中心负责人 20.关 阳 安徽省安庆市文化馆文艺部主任 21.朱海峰 安徽省图书馆干部 22.章 伟 安徽省淮北市文化馆社文部主任 23.陈 娟 福建省厦门市文化馆书记、副馆长 24.池小霞 福建省福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 25.罗 健 福建省永安市文化馆馆长 26.陈 俭 江西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 27.李媛媛 江西省赣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书记 28.廖黎明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化馆馆长 29.张璐艳 山东省利津县文化馆副馆长 30.林珠平 山东省泰安汉辰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31.张清华 山东省莱芜市艺术馆副馆长 32.房子方 河南省开封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艺术科科长 33.岳巧玲 河南省获嘉县图书馆馆长 34.李 冰 河南省信阳博物馆干部 35.鲍静萍 湖北省图书馆干部 36.黄念清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 37.钱 红 湖北省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 38.梁利平 湖南省文化厅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办公室负责人 39.向美华 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 40.范泽容 湖南省岳阳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41.邓芸芸 广东省文化馆广东文化志愿者总队办公室负责人 42.刘明军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馆长 43.黄晓丽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宣传文体局局长 44.黄 艳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助理馆员 45.孙红兵 广西群众艺术馆干部 46.曾飞云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 47.杨济铭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社会文化处副处长 48.黎 旺 海南省群众艺术馆干部 49.吴 勇 海南省海口市群众艺术馆舞蹈部部长 50.曾友和 重庆图书馆党群工作部副主任 51.董继文 重庆市九龙坡区图书馆干部 52.郑银春 重庆市丰都县文体广新局干部 53.王 丹 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馆团队部主任、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 54.陈一华 四川省乐山市文化馆馆长 55.钟 华 四川省宜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会文化科科长 56.彭 炜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图书馆副馆长 57.蒋 丹 贵州省文化馆干部 58.蒋家林 贵州省天柱县文化馆馆长 59.华胜刚 云南省楚雄州图书馆学会秘书长 60.李丕臻 云南省文化馆调研部、《云南群众文化》编委 61.李 聪 云南省图书馆馆员 62.杜磨舟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网络部主任 63.登巴杨培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非遗保护办公室主任 64.米玛卓玛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 65.武岐省 陕西省宝鸡市文广新局艺术科长 66.梁新蒲 陕西省渭南市文广局科长 67.安 军 陕西省延安市文广局社会文化科副科长 68.关剑峰 甘肃省酒泉市文广新局社文科副科长 69.沈君民 甘肃省武威市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 70.姚建峰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曲子镇综合文化站副站长 71.崔俊杰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公共文化处主任科员 72.张玮玲 宁夏文化馆副馆长 73.万亚平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公共文化与非遗处副处长 74.张惠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新局文化科科长 75.马 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文体新局文化艺术科科长 76.阿玉孜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州图书馆副馆长 77.朱 蕾 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管理处科员 78.果美侠 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 79.赵骄健 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宣传推广室副科长 80.李 韬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81.薛 帅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干部 82.刘 彤 国家京剧院演出营销管理中心主任 83.戈大立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 84.白洪岩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85.樊 明 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中心副主任 86.田少明 中国交响乐团乐队队长 87.李应泰 中央歌剧院演出部主任 88.张 爽 中央芭蕾舞团演出部主任助理 89.耿 靓 中央民族乐团演出中心主任 90.杨应时 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 91.刘 刚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培训保障部处长 附件3 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示范项目名单(117个) 一、“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示范项目(30个) 1.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志愿者边疆行 执行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2.少数民族自治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效能提升专题研讨班 执行单位: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3.全国贫困地区文化局长区域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 执行单位: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4.东北、西北地区地级市群艺馆影视制作培训班 执行单位: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 5.文化共享工程志愿者边疆行 执行单位: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 6.天津河西区文化志愿者内蒙乌海行 执行单位:天津市河西区文化局 7.天津文化志愿者西藏昌都行 执行单位:天津市文化广播电视局 8.天津文化志愿者兵团行 执行单位:天津市文化广播电视局 9.少数民族自治州文化馆舞台灯光艺术培训班 执行单位: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10.少数民族自治州文化馆舞蹈编创人员培训班 执行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11.秦皇岛文化志愿者赴巴州歌舞团指导交流活动 执行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文广新局 12.山西文化志愿者新疆行 执行单位:山西省文化厅 13.新疆塔城地区群文系统业务干部培训班 执行单位:辽宁省群众艺术馆 14.江苏文化志愿者内蒙行 执行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 15.边疆民族地区钢琴调音师培训班 执行单位: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 16.边疆民族地区音响调律师培训班 执行单位: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 17.青海-安徽文化交流活动 执行单位:安徽省文化厅 18.福建文化志愿者林芝行 执行单位:福建省文化厅 19.边疆民族地区摄影培训班 执行单位:江西省群众艺术馆 20.青岛市文化志愿者贵州安顺行 执行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文广新局 21.山东省文化志愿者宁夏行 执行单位:山东省文化厅 22.河南文化志愿者赴哈密演出 执行单位:河南省豫剧三团、河南省话剧院 23.湖北省群艺馆赴博州志愿服务 执行单位:湖北省群艺馆 24.广东文化志愿者喀什行 执行单位:广东省文化馆 25.“魅力北部湾”系列活动 执行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 湖南省文化厅 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 江西省新余市美术馆 海南省保亭县文体局 26.黎苗歌舞走进黑龙江 执行单位:海南省琼中文化馆 27.山南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培训班 执行单位:重庆市文化委员会 28.四川文化志愿者内蒙古行 执行单位:四川省文化厅 29.陕西安康文化志愿者西藏阿里行 执行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文广局 30.陕西宝鸡文化志愿者克拉玛依行 执行单位:陕西省宝鸡市文广新局 二、“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示范项目(15个) 1.京剧《杨门女将》赴四川南充演出 执行单位:国家京剧院 2.话剧《伏生》赴上海浦东新区演出 执行单位:中国国家话剧院 3.舞剧《孔子》赴四川成都演出 执行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 4.好莱坞电影金曲大屏幕视听交响音乐会赴山西长治演出 执行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 5.舞蹈晚会《天涯若比邻》赴福建厦门演出 执行单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6.“打开音乐之门”音乐会赴江苏无锡演出 执行单位:中国交响乐团 7.儿童剧走进北京朝阳区打工子弟学校 执行单位: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8.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赴河北廊坊演出 执行单位:中央歌剧院 9.公益演出《走进芭蕾》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演出 执行单位:中央芭蕾舞团 10.民族民歌精粹专场演唱会赴江苏苏州演出 执行单位:中央民族乐团 11.歌舞晚会《请你跟我一起来》赴重庆北碚区演出 执行单位:中央民族歌舞团 12.歌舞晚会《祝福吉祥》赴海南保亭县演出 执行单位:中国煤矿文工团 13.歌舞晚会《欢乐盛夏》赴西藏山南地区演出 执行单位:中国煤矿文工团 14.综艺晚会赴宁夏石嘴山演出 执行单位:中国广播艺术团 15.赴黑龙江牡丹江开展声乐培训 执行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 三、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72个) 1.文化志愿者“流动戏院” 执行单位:北京市怀柔区文化馆 2.文化志愿服务走进弱势群体校园 执行单位:北京市密云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 3.艺术绽放——关爱儿童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执行单位:北京市平谷区文化馆 4.“市民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法律专家志愿者服务项目 执行单位:首都图书馆 5.“百名文化志愿者连百村”项目 执行单位:北京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大兴分中心 6.“文化惠民基层行”百场公益志愿服务演出 执行单位:天津市群众艺术馆 天津市公共文化志愿服务总队 7.“中国梦 滨海情 文化随行”——滨海新区群星艺术团基层文化志愿服务 执行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群星艺术团 8.文化公益大讲堂 执行单位:天津市津南区文化馆 9.“传递书香 见证成长”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图书馆 10.“百姓一家亲”欢乐伴你行 执行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群众艺术馆 11.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行动 执行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图书馆 12.文化志愿行 书香润平阳 执行单位:山西省临汾阳光志愿者联盟 13.“手语世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辽宁省图书馆 14.“非遗进校园”文化志愿系列活动 执行单位: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5.星期六剧场 执行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图书馆 16.“艺术之家 百姓乐园”中老年文化志愿者培训基地 执行单位:辽宁省铁岭市群众艺术馆 17.“文化暖心 点亮生活”视障读者文化志愿服务 执行单位: 黑龙江哈尔滨市图书馆 18.“舞动全城”活动 执行单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 19.“绿叶助学”志愿行动 执行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图书馆 20.剧场志愿服务行动 执行单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21.“百姓明星”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文广局 22.“传递文明·共享阅读”文明阅读志愿活动 执行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图书馆 23.“传递爱心 撒播书香”关注弱势群体的爱心读书队 执行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少儿图书馆 24.“幸福清河 精彩生活”文化馆(站)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文广新局 25.“小橘灯”场馆志愿者在行动 执行单位:江苏省镇江博物馆 26.“爱心拉拉勾”文化志愿者在行动 执行单位:浙江省文化馆 27.全家福照相馆 执行单位:安徽省芜湖市文化馆 28.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基层行 执行单位:安徽省博物院 29.文化志愿者“圆梦行动” 执行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文化馆 30.“精彩生活 幸福使者”文化馆(站)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安徽省利辛县文化事业发展中心 31.艺术扶贫工程 执行单位:福建省艺术馆 32.“美丽厦门 文化暖心”志愿者慰问演出活动 执行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3.文化惠民“六进”活动 执行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群众艺术馆 34.“十美”俱乐部 周末好“放歌” 执行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文化馆 35.寻庐文化志愿者服务队 执行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图书馆 36.“相约泰山”正能量展示活动 执行单位:山东省泰安市文广新局 37.“星辰乐农行动”文化志愿服务工程 执行单位:山东省临沭县文广新局 38.“精彩生活 幸福使者”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爱心沂源”文化志愿服务队 39.“共享历史 感受快乐”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博物馆 40.政府-高校-社区“321”公共文化共建项目 执行单位:河南省安阳市文广新局 41.“欢乐周末”文化广场活动 执行单位:河南省开封市群众艺术馆 42.“中国梦·社区美”百场文艺巡演 执行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好人颂”社区艺术团 43.“小花伞”志愿服务行动 执行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44.“小诸葛”读书会 执行单位:湖北省襄阳市图书馆 45.“春苗书屋”阅读推广项目 执行单位:湖南省郴州市图书馆 46.“锑都道德讲堂”志愿者讲师联盟 执行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图书馆 47.文化春雨行动 执行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文体旅游局 48.“榕树下”文化空间文化志愿服务项目 执行单位: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宣传文体局 49.“绿色暑假 关爱未来”困难家庭子女公益艺术培训班 执行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50.文化志愿者大舞台 执行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 51.关爱边远山区留守儿童免费艺术培训工程 执行单位:广东省河源市文化馆 52.读者协会—以志愿行动传递书香 执行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 53.阅·悦互动故事会 执行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54.文化志愿者“走基层 献爱心” 执行单位:海南省澄迈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 55.黎族织锦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海南省五指山市文化馆 56.“和美潼南 舞动乡村” 文化志愿服务走农村 执行单位:重庆市潼南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57. “种文化”业余文艺骨干文化志愿服务 执行单位:重庆市铜梁区文化委员会 58.“蒲公英梦想书屋 放飞留守儿童梦想”—乡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执行单位:重庆图书馆 59.图书馆文化惠民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 60.“精彩生活 幸福使者”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魏氏家庭农民流动演出队 61.文化暖心驿站 执行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 62.春芽书屋 执行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图书馆 63.“精彩生活 幸福使者”文化馆(站)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64.文化志愿者关爱弱势群体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图书馆 65.“放飞梦想 志愿同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陕西省澄城县文化馆 66.文化志愿者进校园 执行单位:陕西省商洛市群众艺术馆 67.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行动 执行单位:甘肃省图书馆 68.“文化志愿服务进慈善产业园区”项目 执行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文体广电局 69.“文化惠民·花开四季”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文化艺术馆 70.百名文体活动志愿者下基层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州文体广新局 71.“倡导文明生活”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 恰尔巴格乡人民政府 72.“红领巾讲解员夏令营”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执行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博物馆 附件4 2014年优秀文化志愿者名单(84人) 1.高斌侠 首钢总公司退休职工 2.苏 力 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退休职工 3.曹敏丽 清华大学校医院退休职工 4.叶振寰 中国地质大学退休教授 5.许国健 北京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新工人艺术团团长 6.高洪伟 北京市京西太平鼓民间艺术团(艺术总监) 7.夏树敏 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小学高级教师 8.赵国秀 天津黑骏马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9.王成山 天津明山钢铁公司董事长 10.齐国敏 天津市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社文科负责人 11.沙利军 天津市武清区文化馆武术队教练 12.郑兰天 河北省廊坊供电公司退休职工 13.张广信 山西省长治市广信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经理 14.杨小瑞 山西省大同市晋剧院演员 15.张付军 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会长 16.宁家宇 辽宁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记者、主持人 17.韩月琴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第30中学退休教师 18.刘成金 辽宁省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队长 19.张绍洪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五环京剧团团长 20.李 巍 辽宁省浑南体育运动训练基地退休工程师 21.李克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丁香花艺术团团长 22.李光珠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退休教师 23.李景库 黑龙江省北安市实验中学音乐教师 24.张振宇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25.曹 鹏 上海曹鹏音乐中心总监 26.刘 敏 上海市评弹表演艺术家 27.李明娜 上海市食品进出口公司职工 28.张 琼 上海市医务工作者、临床主管营养师 29.周益龄 上海市无限艺术学校书法老师 30.严梦凡 江苏省淮阴工学院青年志愿者总队保障部部长 31.顾 霞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小学教师 32.包美筠 江苏省扬州市退休职工 33.徐 涛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 34.陈薇弘 自由职业者 35.王全吉 浙江省文化馆理论调研信息中心主任 36.黄子华 宁波音王集团国内营销中心销售部长 37.陈海伦 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38.全小丹 浙江省杭州上城区文化馆艺术科科长 39.黄春庆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敬老院退休职工 40.李 艳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办事处干部 41.何 奇 安徽省滁州市文广新局退休干部 42.洪参义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43.胡 娟 福建省艺术馆馆员 44.周建波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干部 45.黄抡堪 江西省宁都县赖村镇小学退休教师 46.王喜忠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城北街道电工厂社区党总支书记 47.徐玮婧 南昌大学戏剧影视表演学院学生 48.刘 澎 山东省青岛车辆厂车间工人 49.曹元国 山东省青州孝文化研究会会长 50.杨相勇 河南省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 51.刘 梅 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52.程玉娟 河南省睢县纺织品公司下岗职工 53.尚继业 河南省巩义市河洛大鼓传承演艺中心主任 54.魏驰卓 河南省洛阳市书画家协会主席 55.冯燕琳 湖北鄂州市第一幼儿园教师 56.谢晓红 湖北美术院创研部主任 57.胡 昇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原厂办主任 58.彭惠惠 湖南省群众艺术馆音乐专干 59.肖美莲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蜜蜂社区干部 60.赵昱宇 湖南省长沙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干部 61.周 琦 广东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职工 62.陈丽芬 广东省东莞市商业局煤建公司退休干部 63.魏智华 广东省广州睿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64.周婉娴 广东省广州市昌岗街办事处退休干部 65.孙岩松 广东省中山市宝元制造厂职工 66.刘瑜玫 海南省图书馆妈妈志愿者协会成员 67.黄清炳 海南省澄迈县文广体育局退休干部 68.陈 玲 海南航空公司退休员工 69.文 军 重庆市云阳县老年大学副校长 70.徐存富 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教办退休干部 71.贺志灿 重庆市梁平县礼让镇老营村6组农民 72.贺 宏 四川博物院志愿者 73.俄旺旦真 四川省壤塘县政协副主席 74.付 鹏 贵州师范学院学生 75.周 勇 贵州省铜仁市地心艺术团歌手 76.杨利群 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职工 77.罗仕祥 云南省民族艺术院研究院干部 78.董 华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高级中学团委书记 79.吴贵福 甘肃省漳县百姓舞台民俗民间中心辅导员 80.腾小红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退休职工艺术团团长 81.梁永芳 青海省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常务理事 82.赵文花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宣传文化中心教师 83.吾里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州歌舞团演员 84.巨 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退休职工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http://www.mcprc.gov.cn/sjzz/ggwhsnew_sjzz/ggwhsnew_qybz/ggwhsnew_zyzwh/201501/t20150122_438699.htm)
晋城:元宵节文化活动内容汇总(戏曲类)
元宵节文化活动内容丰富韵味十足 本报讯 昨日上午,作为我市“两节”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城历史文化名人展和晋城市第七届青少年书法作品展在赵树理文学馆展厅与市民见面。随后的几天里,赏花灯、看大戏、观画展、赏民俗等将轮番登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也一定会让市民大呼过瘾。 元宵佳节有多项文化活动助兴,包括广场民俗展演、迎新春上党梆子名家名剧展演、书画作品展、首届晋城动漫嘉年华、新春庙会和广场公园灯展活动等。今年的广场、公园灯展活动从2月27日晚(农历正月初九)开始,泽州公园、吴王山森林公园、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凤西广场、体育场广场、七星广场、物茂广场、文体宫广场、博物馆广场等处亮起节日的灯火。3月4日至6日(农历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文体宫广场、市体育场广场、凤西广场将举办广场民俗表演。由市上党戏剧研究院承办的迎新春上党梆子名家名剧展演从2月28日至3月8日(农历正月初十至正月十八)在晋城影剧院举行,集中展示上党梆子名家名剧名段。元宵节期间,市民还可欣赏到浓厚的书墨文化,晋城历史文化名人展、青少年书法作品展将在赵树理文学馆展出,“彩墨春晖”美术书法作品展在市美术馆展出,杜大伟花鸟画展将在秋林书画院展出。首届晋城动漫嘉年华是今年“两节”活动新增特色项目之一,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书画院和市动漫协会承办,将于3月3日至5日(农历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在“三馆合一”及广场举办,活动包括动漫原创作品展、动漫主题灯展、cosplay盛典、动漫企业名家展等,为喜爱动漫的年轻人及“动漫达人”提供施展的空间与审美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从正月初一开始,皇城相府、司徒文化生态园的新春庙会一经启动,就吸引了大量观众。庙会活动将一直持续至正月十五,时间长、韵味足。“我到上庄过大年”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将一直持续到3月底。 (本报记者) 各地庆元宵活动丰富多彩 本报讯 赏灯展、逛庙会、猜灯谜、耍红火……元宵节临近,全市各地都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广大群众送上一场场视觉听觉上的盛宴。 泽州县组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观众可以欣赏到泽州古书、四弦书等表演,以及上党梆子剧团带来的《薛刚反朝》、《虢都遗恨》、《忠烈千秋》等经典剧目。高平市开展了五项文体活动闹元宵,每项活动都体现了当地传统文化特点,尤以八音会擂台赛为亮点。阳城县皇城相府景区从春节起一直到元宵节持续举办以“游皇城、逛庙会、品美食、赏灯展”为主题的首届新春庙会,让游客体验了纯正的阳城年俗;该县还开展了“旅游伴我过大年”惠民活动,当地群众凭优惠卡可以免费游览当地包括皇城相府、蟒河等五大景区中任何一个,让大家在观景游玩中尽享节日快乐。陵川县元宵节活动以群众大联欢为特点,从正月十三开始,民俗展演、广场舞表演、乡镇文艺调演等多个节目将轮番上演,让群众真正参与其中。沁水县举办的传统民间文艺展演、百姓灯会、“民间吹打乐”擂台赛、书法摄影展、灯谜有奖竞猜活动、街道亮化装饰等活动,也会让老百姓乐个够。(本报通讯员) 泽州县戏曲文艺展演 展演时间:每晚8:00正式演出,演出时间90—120分钟。 正月十二至十四 泽州县上党梆子剧团《薛刚反朝》《虢都遗恨》《忠烈千秋》 正月十五 晋城市太行风韵艺术团文艺演出 正月十六 晋城市康鑫艺术团文艺演出 展演地点:凤西广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 展演时间:正月十四至十六 每日上午10:00 展演地点:凤西广场 高平市“科兴杯”八音会擂台赛 活动时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上午9:00 活动地点:体育中心广场 迎新春地方戏曲精品剧目展演 展演时间:正月十四至正月十七下午 展演地点:长平广场、体育中心广场、市文化活动中心广场 参演单位:人民剧团、上党梆子剧团、上党落子剧团、上党落子实验剧团 沁水县“和谐沁水”第十届传统民间文艺展演 展演时间:农历正月十四—十六中午12:00 演出路线:东线为县水务局—县委政府机关—沁水宾馆—沁水政务大厦—县经济和商务局—县总工会;西线为县经济和商务局—县总工会—县水务局—县委政府机关—沁水宾馆—沁水政务大厦 “和谐之声”第十三届“民间吹打乐”擂台赛 活动时间:正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预赛,正月十六晚进行决赛和颁奖,每晚7:00开始 活动地点:碧峰会议厅楼前小广场 参赛单位:全县十二个乡(镇)、经贸口和沁和能源集团公司共24支代表队。 来源:晋城新闻网
晋城:新春大戏今日开演经典剧目让戏迷过足瘾
11场上党梆子经典剧目让戏迷过足戏瘾 本报讯 (记者王婕)今晚,由市上党梆子剧院排演的上党梆子新编历史剧《程颢书院》将在晋城影剧院上演,由此拉开“2015迎新春上党梆子名家名剧展演”的大幕。 “2015迎新春上党梆子名家名剧展演”是今年我市“两节”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上党戏剧研究院承办。从今日起至3月10日(正月初十至二十),十一天的时间里,市上党梆子剧院将联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阳城人民剧团、高平落子团等团体,在晋城影剧院为市民带来《程颢书院》、《忠烈千秋》、《哑女告状》、《五世请缨》、《法门寺》、《秦香莲》、《抬花轿》、《打金枝》、《悟因楼》、《析城山》、《杨七娘》等11场精彩纷呈的上党梆子经典剧目,张爱珍、吴国华、张保平等上党戏曲名家与邱亚萍等新生代梆子演员也将依次亮相,全方位展示我市上党戏曲名家名剧的艺术风采和艺术魅力。 据了解,本次展演将延续往年高质量、低票价的惠民政策,票价最高30元,最低仅5元,让广大戏迷朋友在春节期间过足戏瘾。
91岁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春华收三徒
张春华(前)与靳智棋(后中)、刘佳(后左)、王浩(后右)三位徒弟。 本报讯 (记者刘淼)2月6日,91岁高龄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春华坐着轮椅从医院赶到北京国家京剧院畅和园剧场,在众多京剧界名流的见证下,正式收下靳智棋、刘佳、王浩3位徒弟。仪式上,张春华激动得几度落泪:“我原来在舞台上是表演京剧艺术,我以后活着是为了传承京剧艺术。”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春华,10岁坐科学艺。1943年春节,他代叶盛章演出《时迁偷鸡》名噪津门,随后正式拜叶盛章为师,得其悉心传授。1946年与张云溪合作成立云华社,1949年参加戏曲改进局京剧实验二团,后转入中国京剧院,与李和曾、张云溪、李洪春等长期同台合作。1951年与张云溪一起改编演出的《三岔口》一剧,红遍大江南北。他经常演出的代表剧目还有《盗银壶》、《打瓜园》、《盗甲》、《时迁偷鸡》、《九龙杯》等传统戏,以及新编古装戏《猎虎记》、《三打祝家庄》、《草莽劫》等。2013年11月,张春华被授予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 此次拜师的3位青年演员均来自国家京剧院,他们或在文化部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得优秀青年演员奖,或毕业于“青研班”,或是央视“青京赛”的获奖者。在为老师敬茶、行礼后,张春华寄语3位弟子:“要刻苦!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来源:中国文化报
著名京剧大师杨荣环传人杨健、肖月珠开山门纳徒
10日,京剧大师、戏曲教育家杨荣环传承人杨健、肖月珠在石家庄举行收徒仪式,三位梨园新秀拜在两位京剧艺术家门下。 杨荣环(1927年-1994年)是京剧旦角演员,9岁入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创办的“荣春社”科班学戏,由于学习刻苦成绩突出,他颇得尚小云器重,亲授《女起解》、《玉堂春》等尚派戏,14岁便与尚小云同台演出。杨荣环1948年又拜师梅兰芳,得梅先生亲授《宇宙锋》等剧。成为兼宗梅、尚两派的旦角演员。1956年杨荣环参加河北省京剧团任主演。晚年主要在天津从事教学工作。 此次收徒的杨健和肖月珠都是杨荣环的优秀传人。杨健作为杨荣环之子,6岁起学习老生、青衣和京胡演奏,1970年拜京剧大师何顺信为师。作为杰出的京胡演奏家、作曲家和杨荣环艺术的嫡传人,多年来他为京剧剧目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肖月珠是河北涿州人,1982年拜杨荣环为师,她以唱念做表等艺术手段,塑造了性格各异的青衣、花衫等多个艺术形象,并获得多项殊荣。此次也是这两位杨荣环传承人首次正式收徒,拜师的宋晓华、尤雅莹和马英笑均为我省梨园新秀。【长城网记者 王潇 摄影报道】
河南豫剧院三团首席板胡演奏员李建钦喜收爱徒
2月10号上午我团首席板胡演奏员李建钦先生开门喜收新弟子11名。参加收徒仪式的领导及专家有李树建 汪荃珍 贾文龙 孟祥礼 朱超伦 牛冠力 汤其河 李宏权 王兆峰等。 这是他第一次开门收徒。他说:“为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豫剧板胡艺术,为使豫剧板胡薪火相传,我们的板胡前辈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为培养一代代豫剧板胡传承者不辞劳苦,孜孜不倦,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技术都交给了后人,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有责任为河南豫剧做岀自己微薄之力,多年来我利用工作之余,一直在为豫剧板胡爱好者进行指导和教学,承蒙各位同仁抬爱,今天在这里正式举行收徒仪式,我将把平生所学,与大家共同切磋,共同探讨,让我们的豫剧板胡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收徒仪式由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资深主持人月阳主持。在收徒仪式上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著名戏曲音乐评论家朱超伦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同时充分肯定了李建钦先生在豫剧板胡演奏中取得的卓越成果。同时优秀弟子代表来自登封豫剧团的何南也积极发言,感谢所有领导及专家老师见证这次隆重的拜师仪式,同时也表态要立志向老师好好学习,为豫剧板胡的演奏再创新高。 来自新密的资深网络戏友“红脸王”说:“我专门从新密来参加我喜爱的板胡演奏家李建钦老师的收徒仪式,内心非常激动,支持李老师同时也为新收的弟子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好网络推广和宣传”。 以下是部分弟子简历: 刘鹏飞:现年25岁,从小酷爱豫剧板胡,跟随大舅张城县学习,2004年考入新乡文化艺术学校,2008年毕业有幸认识河南豫剧院三团李建钦老师,经师傅指引200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2013年毕业现在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工作至今。 郭乐乐:30岁河南汝州市人,现在汝州市文联工作,2006年毕业于平顶山市文化艺术学校,主攻板胡、曲胡专业,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2007年应安徽省音像出版社邀请担任多部戏曲伴奏主弦,录制音像并出版发行。2009年,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荣获一等奖;2011年,平顶山市乐器大赛荣获一等奖,同年被评为中级艺术师;2013年荣获洛阳市器乐大赛一等奖。 何南:28岁毕业于马金凤艺术学校,2006到三门峡豫剧团实习,07年到登封豫剧团工作至今,在剧团主要伴奏剧目《穆桂英下山》《包青天》《义烈女》《疯哑怨》《秦雪梅》《孟丽君》等剧目,早2007年郑州市戏剧大赛中《情系矿山》荣获优秀伴奏奖。2010年青年演员大赛中获优秀伴奏奖。 崔永正,25岁,2007年毕业于河南省谷秀荣艺术学校,先后在英协剧院,明星有戏栏目小梅花大赛中担任伴奏。2009年于洛阳豫剧院工作至今,主要伴奏剧目巜穆桂英挂帅》《对花枪》《花打朝》《盘夫索夫》《洛阳桥》等。 钟俊昊:2011年进入洛阳文化艺术学校,学习板胡专业,在第八届"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得省"二等奖"比赛曲目《龙腾中原》仍在洛阳文化艺术学校就读,现拜河南豫剧院三团著名琴师李建钦老师为师。 宫晓源:2012年进入洛阳文化艺术学校,学习板胡专业,在第八届"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得省二等奖,比赛曲目巜夜深沉》毕业于2015年初,现分配到洛阳市豫剧院二团,现拜河南豫剧三团著名琴师李建钦老师为师。 程乐琴:女 2011年进入洛阳文化艺术学校学习板胡专业,在第八届"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得省二等奖,比赛曲目巜时代狂想》毕业于2014年初,现分配到栾川县曲剧团,现拜河南豫剧院三团著名琴师李建钦老师为师。 钟俊昊:2011年进入洛阳文化艺术学校,学习板胡专业,在第八届"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得省"二等奖"比赛曲目《龙腾中原》仍在洛阳文化艺术学校就读,现拜河南豫剧院三团著名琴师李建钦老师为师。 崔高月:18岁 河南省孟州市城伯镇一位农民的儿子,现就学孟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曾参加郑州市等地比赛并获得大奖。
福建:国家级传承人黄宝珍连收三徒
昨日,一场特殊的拜师仪式在莆仙戏剧院举行,12位莆仙戏知名老艺人现场收下18位学徒。这是莆田市首次启动莆仙戏“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 据了解,“师带徒”培养机制以结对子方式培养莆仙戏编剧、表演、导演、音乐设计、传统乐器、服装设计、舞台美术、戏曲形象设计等人才。所聘的师傅都是在莆仙戏艺术上有突出贡献、德艺双馨的老艺人。学徒来自莆仙戏剧院和市艺术学校,他们可自主选择师傅学习。 82岁的黄宝珍是国家级传承人、也是现场年纪最大的“师傅”,当天她收下三名学徒。黄宝珍表示将竭尽所能,把莆仙戏技术一招一式,毫无保留传授给学徒。 17岁的市艺术学校学生林玲露是现场年纪最小的“学徒”,当天她拜省级传承人许秀莺为师,学旦角。林玲露说,许老师把《春草闯堂》的春草演得活灵活现,她崇拜已久,一定会珍惜机会,好好学艺。拜师的学徒不仅有刚学莆仙戏的学生,有些还是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的莆仙戏名角,当天莆仙戏剧院院长林金标也来拜师,向省级传承人吴镇勋学导演。 莆田市文广新局局长刘晶洁说,莆仙人热爱莆仙戏,留住乡愁很重要的是留住乡音。此次启动莆仙戏“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让老艺人口口相授,言传身教,能更有效地传承莆仙戏。
山西2015春节戏曲晚会15日播出
(据山西新闻网 02月09日) 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浩然正气激荡三晋 2月8日晚,山西大剧院主剧场内暖意融融,台上梆子声激起,晋胡声悠扬,台下观众如痴如醉,山西卫视“祥和中国年——2015春节戏曲晚会”在此开机录制。 王爱爱、张爱珍、景雪变、翟效安等四位来自省内四大梆子的艺术家,领衔老、中、青几代优秀戏曲演员,为全省人民呈献上一台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经典与新作交相辉映、艺术性和价值观完美统一的戏曲盛宴。100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的戏迷近距离欣赏了众位名家新秀的亮丽风采。本场晚会由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栏目组承办,分为序、传承、青春、榜样、尾声五个篇章,专门为晚会创作的晋剧联唱《祥和中国年》拉开了晚会序幕,和所有的观众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随之,省内各剧种的前辈艺术家或再唱当年经典,或带领徒弟尽现老少组合之新姿,包括晋剧《含嫣》、上党梆子《打金枝》、蒲剧《柜中缘》和北路梆子《四郎探母》。 在“青春”篇章中,首批中国戏曲学院的晋剧本科班毕业生演绎了全新加工的晋剧《穆桂英挂帅》,成为晚会一大亮点,令人感觉到一股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她们必将推动戏曲艺术不断创新发展,引领古老的戏曲艺术走进崭新的春天。在主题为“榜样”的第四篇章中,以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段爱萍为原型创作的晋剧新编现代戏《村魂》,和以我省晋中市扎根大山深处30年的乡村小学教师范锁妹为原型创作的晋剧新编现代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北路梆子《廉吏于成龙》接连上演,剧中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和人物形象,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戏曲作品所表现出的时代性也向人们昭示着,一股弊革风清的浩然正气正激荡在三晋大地。据悉,该晚会将于2月15日(腊月二十七)晚在山西卫视播出。(三晋都市报 记者李尚鸿)
2015年春节戏曲晚会精彩上演
晋城市春节戏曲晚会在晋城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办。 本报记者 关云 摄 本报讯 (记者李耘) 生旦净末迎新春,歌盛梨园唱兴旺。2月5日晚,晋城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内鼓乐声声,座无虚席,“泽州农村商业银行”2015年晋城市春节戏曲晚会正在这里举办。 省人大常委、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委督导组组长王满春,市长刘润民,省粮食局副局长、省委督导组副组长薛愿兵,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张志仁,省文物局总工程师黄继忠,市政协副主席郭跃峰与数百名观众一同观看了演出。 据了解,本次戏曲晚会由市委宣传部主办,晋城广播电视台承办。晚会从去年11月就开始筹备,共精心编排了9个节目,参加表演的既有吴国华、张保平、张爱珍等上党梆子名家,也有戏剧学校的学员,还有市上党戏迷协会的票友。演出的节目既有上党梆子、戏剧小品、现代戏,也有古代传统折子戏,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晚8时,戏曲晚会拉开帷幕,著名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张爱珍携爱徒——山西“杏花奖”最年轻得主邱亚萍为大家献上了上党梆子《双锁山》,师徒二人唱腔婉转清亮、韵味十足,动人心弦,赢得了满堂喝彩。 由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有限公司、泽州县上党梆子剧团、高平市人民剧团、城区鸣凤剧团、阳城县人民剧团共同表演的上党二黄《打金枝》,通过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以古喻今,演绎了一曲和谐文明的现代主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表演的上党梆子戏曲小品《比艺招亲》,曾参加过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受到了全国观众的热捧。演员中既有2013年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年冠军宋晋芬,也有不久前刚在2014年晋城电视台《我爱上党戏》中夺得年冠军的都志宁。节目构思新颖,妙趣横生,戏迷票友们更是表现出了不亚于专业演员的表演功底。作为2015年晋城建市30周年的特别献礼,由市上党梆子剧院历时一年、精心创作的上党梆子大型新编历史剧《程颢书院》选段,同样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戏迷们的期待中,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国华、张保平伉俪共同登场,为大家表演了他们的拿手剧目——上党梆子《杀惜》选段,二人的表演节奏鲜明、表情丰富,珠联璧合,把戏中主人公刻化得惟妙惟肖、行神怡然,不时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晚会最后在上党梆子戏歌《盛世梨园唱兴旺》中落下帷幕。
上党梆子《廉吏于成龙》将公演
本报讯 (记者郑璐、实习记者李若熙) 2月3日晚上,城区鸣凤剧团和“吴国华张保平上党梆子研习所”共同排演的《廉吏于成龙》在晋城影剧院进行带妆彩排,初步计划6日晚公演。 《廉吏于成龙》讲述了清朝廉吏于成龙以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品格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一心为百姓谋福利的故事。该剧由城区区委宣传部策划、城区文化局主办,以传统戏剧形式展现一代廉官的艺术形象,以期给广大干部以教育和启迪。据了解,此次排演专门聘请了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国华、张保平夫妇为艺术总监,并延请晋东南地区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指挥家们共同打造。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打磨后,《廉吏于成龙》开始最后的彩排,并将于2月6日在晋城影剧院举行首场公演。
我爱上党戏:脱胎民间扎根乡野百姓热捧
全年52期节目,33场在乡村,1000多名戏迷登上了梦想的舞台 《我爱上党戏》决赛现场 本报记者 焦宇 摄 “从海选到决赛,这次真是唱得过瘾。感谢节目组给我们这些戏迷搭建这么好的平台,感谢导师,感谢所有喜欢上党戏的观众。”在《我爱上党戏》的决赛现场,冠军都志宁充满感慨地对记者说。近日,《我爱上党戏》年终总决赛在晋城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落下帷幕,整场的精彩演出,让现场的观众迟迟不肯离去,掌声经久不息响彻演播大厅。 上党梆子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一脉,历史悠久,形成于17—18世纪之交,俗称“大戏”,同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并称为山西四大梆子。作为三晋大地古老文化的精粹,上党梆子已和晋城的老百姓融为一体,存在于大家的记忆里,流淌在群众的血脉中。《我爱上党戏》栏目是晋城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第一个大型戏曲栏目,也是上党戏曲的第一个综合戏曲栏目,旨在传承地方文化,弘扬上党戏曲,为上党戏曲的传播和普及起积极推动作用,扩大上党戏曲的影响力。 导演张慧云告诉记者,上党梆子包括昆、梆、罗、卷、黄五种声腔,剧目非常丰富,不管是音乐唱腔、表演程式、舞台调度,甚至于服装脸谱等,都独树一帜,饱含豪放激情,充溢着一股火爆炽热之气。《我爱上党戏》栏目脱胎于上党戏迷票友大赛,就是为了满足老百姓想看、想听、想唱上党戏的要求而开办的。2014年,栏目进行了全新的改版,栏目组走进全市六县(市、区)的社区、农村、厂矿,进行了全市范围内的大规模海选,共有1000多名戏迷怀揣着对上党戏的热爱登上了舞台。栏目组还特别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吴国华、张爱珍、张保平、郭孝明、陈素琴作为导师,对参赛选手进行辅导,在经过“导师过关”、“谁是精英”和“巅峰对决”等环节的激烈比拼,层层选拔,最终产生了五位优秀戏迷进入年度盛典的舞台。 “这些选手唱得真好,不管是唱腔,还是身段,都特别有范儿。”65岁的李来喜是一名超级戏迷,也是决赛的大众评审之一。他说:“《我爱上党戏》栏目组改版以后比过去更好看,覆盖面更广了!”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陈素琴更是向记者称赞说:“真没想到,我们的票友能唱得这么好,我们感受到了压力,更充满了动力,晋城上党梆子戏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我爱上党戏》比赛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海选的同时,栏目组还与市文明办共同组织、策划了特别节目“文明乡村行”。节目组提前深入各县(市、区)乡镇村委,了解当地特色,发掘本土艺术,将节目分为“走进乡村”、“农民大舞台、有才你就来”、“我爱上党戏,情迷我和你”三个版块,既充分展示了乡村的特色,又为观众带去了喜闻乐见的节目。一年来,《我爱上党戏》节目先后走进城区西上庄办事处夏匠村、阳城县润城镇屯城村、泽州县周村镇苇町村等村镇进行录制,村民们开心地拿着小板凳提前排队占座,等待节目开演。节目组工作人员赵亚楠告诉记者,在外景录制时,观看的群众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常常是节目还未开演,小广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看到大家如此热情,演员们也都非常卖力,总是临时增加节目,以保证大家看得过瘾。节目播出后,不仅当地群众反响强烈,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也由此看到了我市现代农村的新面貌和新生活,好评如潮。 2014年,《我爱上党戏》的足迹遍布全市,共录制52期节目,其中33期就在乡村。张慧云说:“每一次下乡演出,市区各剧团、上党梆子知名演员以及当地热爱上党戏的群众都热情参与,每一场演出观众都爆满。仅是下乡的33场节目累计演员就多达千余人,观众惠及上万人。” 戏曲盛宴唱醉群众,《我爱上党戏》给群众带去的不仅是戏曲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播。 来源:晋城新闻网(本报记者 张华敏)
上一页
1
2
...
6
7
8
9
10
11
12
...
53
54
下一页
共 1068 条
备案/许可证号: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