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谈艺说戏
当前位置:首页>谈艺说戏
怎么使戏曲更“出圈”
发布时间:2021-11-14 21:49: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张付军

       程  凤


       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到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从央视《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到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系列“奇妙游”节目,文博、文物、典籍热度高涨不下。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瑰宝,中华戏曲在大众化传播的音轨上显得有点安静。但安静不等于沉默,在日新月异的各类媒体中,戏曲艺术也在默默地创新着自己的表达方式。


       11月6日,人民日报直播了沉浸式戏曲真人秀节目《最美中国戏》。当晚直播的内容是“中国最美旦角图鉴”,邀请了曾黎、张馨予、宋轶三位明星,分别扮演美丽白娘子、英气穆桂英、俏皮春香,吸引网友观看人次超过600万,微博转发超11万。《最美中国戏》突破常规的戏曲舞台,选择到颐和园古戏台进行实景拍摄。从节目的编排到镜头语言的运用,它主动靠近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和喜好。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用水墨晕染的东方美学,打动了年轻观众,2000万元的票房,打破了戏曲电影历史票房纪录。


       回顾传统文化的“出圈”路径,我们不难想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艺术普及的壁垒。中华戏曲有着800多年的历史,拥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形式。虚拟性、写意性、程式性的美学特征,不同于现代艺术的脸谱、身段、手势、戏装、唱腔、念白,在当代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看来,有着一定的距离感。戏曲艺术必须放下身段,主动贴合时代审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展示。


       在一家很火的短视频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剧种是黄梅戏,共有相关短视频逾130万条,总播放量超过34亿次。前不久网红小潘潘翻唱黄梅戏,在全网引发了争议。和戏曲有关的争议事件,能进入大众视野、引发公众讨论,不是一种偶然,恰恰反映了戏曲通过平台建立了广泛的大众认知,得到了大量用户的关注。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媒,对于戏曲传播的推动作用,可能超过了电影电视等。该平台曾发起一个“我变脸比翻书还快”的挑战赛,让用户使用川剧变脸的AR特效道具,播放量超过65亿。2018年王珮瑜发布的《我要笑出国粹范》视频,讲解了京剧老生不同种类的“笑”,收获了逾2000万次观看。


       大众传媒的力量是巨大的,如何有效地用好这种力量,让“安静”的中华戏曲再次不同凡响?笔者认为,戏曲工作者要打破观念、勇于创新,短视频平台、戏曲院团、主管部门也要共同协作,打造艺术水平高、有突破性的普及活动,让戏曲艺术更有效地传播。戏曲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艺术体系庞大,不容易普及,可以将戏曲艺术“化整为零”进行推广。比如,古装已成为时下潮流元素,戏曲服装尽显中华服饰之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完全可以迎合潮流单独推广;戏曲的手势、身段都很美,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主题性的普及。有创意,生动、有趣,中华戏曲艺术才能走出一方舞台,走进新的时代。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