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谈艺说戏
当前位置:首页>谈艺说戏
走近校园,京剧才有未来
发布时间:2021-09-27 13:49:45
来源:
编辑:

    随着关肃霜大师的逝世,全戏剧时代也逐渐淡离市场。随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观众的欣赏口味发生了变化,京剧“票友”们逐渐步入老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喜爱流行文化以及时尚娱乐元素。在这样的背景下,“京剧走进校园”的观点是否能够“拯救”我们危在旦夕的国粹呢?

    胡春华:贴近校园 京剧才有未来

    “后关肃霜”时代,云南省京剧院院长胡春华继续着老院长的理念,继续着“滇派京剧”的使命。而云南省京剧院创作演出的京剧剧目《凤氏彝兰》也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胡春华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国家文化和教育部门便准备让京剧在校园开班设课,要让京剧走进校园。

    她说,在传统京剧戏曲中有无数经典的历史故事,非常具有教育意义,也属于国学的范畴。在京剧的片段中,可以让大家看到古人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足以让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

    胡春华说,自己在大学中进行演出后,一些大学生告诉自己,在他们以往的观念里,京剧拖腔很长,让人产生厌倦。但观看胡春华的表演时,竟然一眼不落地欣赏完。“学生们都认为京剧不仅生动,还融入了民族元素,非常精彩。”胡春华认为,现今老年观众是欣赏京剧的主力军,但如果这样的现状一直持续,当这些老人不在后,京剧便没有人看了,所以培养年轻观众是发展京剧事业的当务之急。

    “那些学生的反应让我有了信心,让京剧走进校园,我觉得是需要省京剧院的努力和教育界的支持才能达成的。”胡春华这样表达着她的观点。她还结合不久前到农村演出时的感受说,京剧不是淡了,只不过人们没有渠道看到它,“所以我们要主动去贴近校园、贴近学生,争取学生观众,京剧才有未来”。

    ■各界看法

    学生:不喜欢是因为没人看

    “京剧是国粹,学了没坏处。”昆明市五华一中的学生王君平时很少听戏,但她对京剧依然充满兴趣。她的同班同学胡淼也表示:如果京剧真的走进课堂,她肯定认真学,“毕竟如果没人学,那就不叫国粹了。”

    与女生们的态度相反,大多数男生对京剧都比较排斥。高中二年级的孙志宏坚决地说:“学京剧太丢脸,何况我从小就不喜欢, 根本听不懂在唱些什么。”他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就算会唱也没人听。还是学些有活力的东西好。”

    “我并不看好把京剧作为学科来传播。”大学生陈文宇说道,应该在校内多进行京剧表演,提倡大学生多看一些京剧方面的电影,或是开办京剧社团,让大学生从能看到京剧走向喜欢京剧。“据我所知,云南大学就有这样的社团。只有让教育成为兴趣,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学生4点放学时家长还没有下班,如果学校多给孩子开展一些适合他们的课外活动,既能提高孩子的素质,也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小学生家长高女士说,“如果真有京剧进校园的活动,我非常赞同。”

    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可尝试京剧进校园活动

    对于包括京剧在内的传统艺术,现在的孩子们还不太懂,更说不上欣赏。

    艺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传统文化抓起,孩子们学唐诗宋词,就是提高文言文修养,而他们学习古韵国学,却没有尝试从京剧入手。

    减负以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艺术教育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开发想象能力。如果有喜欢京剧的孩子,尽管去学就好。

    学校进行艺术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并非强迫开设课程,而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决定。比如小学主要目标是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才有欣赏艺术的习惯,习惯形成后才能慢慢理解艺术。到了大学,就应该把京剧等高雅艺术引入,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可以学着去理解这些传统艺术,所以先做京剧进校园活动更加实际一些。(吴珊)

                                                                    来源:中国戏剧网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