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有许多差异,其中一个特别明显的差异就是,科学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因此,后一代的科学家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总是毫无疑义地超过前一代;但是在文化艺术领域,几乎完全相反,在不同民族、不同的艺术门类以及不同时期,我们几乎总是能听到人们慨叹技艺的失传与文明的堕落,慨叹艺术家之一代不如一代,慨叹那些伟大的艺术家风华不再。当人们谈论现在的京剧演员,尤其是那些熟悉京剧表演艺术及其传统的戏迷票友们谈及当今的京剧演员时,经常会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强烈的失望与伤感之情。
尽管大环境如此,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新一代优秀的中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已经以他们各自特有的方式站立到当今戏曲舞台的中央。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他们已经逐渐成长为京剧表演领域的领军人物,身影日益清晰地成为京剧的当代象征,这其中,就包括《人物》杂志这组文章里所介绍的张建国、宋小川、李胜素、张火丁、袁慧琴、孟广禄、石晓亮等7位深受戏迷们喜爱的中青年京剧名家。
如何描写这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如何评价他们的成就,令人颇费踌躇。他们并不都是人们通常在教科书里可以看到的那类英雄模范,甚至,有关他们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也有不同的评价,而且,越是熟知这门艺术的历史与现实的专家与观众,越深知要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非易事——因为对他们的艺术才华、成就以及贡献,始终存在诸多争议。
鲁迅小说《风波》里用辛辣的笔触写活了九斤老太:“九斤老太自从庆祝了五十大寿以后,便渐渐地变了不平家,常说伊年轻的时候,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热,豆子也没有现在这般硬,总之现在的时世是不对了。”在京剧表演艺术领域,类似的言论,也不绝于耳。面对文化艺术界对表演艺术一代不如一代的普遍的慨叹,你可以嘲笑九斤老太的心态实在是太具有普遍性了,但是有些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如果我们把眼光聚焦于京剧表演领域,无可否认,所有热爱这门艺术并且能够正视现实的、有责任感的人都很容易成为九斤老太。尤其是近50年来,京剧表演水平的急剧下降,无论是整体上的纵向比较,还是从各行当的领军人物个人水平的纵向比较,都是无可争议的。无视这种现象,只会带来盲目的乐观情绪,也就不可能严肃认真地去探寻京剧表演艺术水平下降的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及解决的方略。毕竟近数十年里,京剧已经不复当年的盛况,不仅是由于观众无情地流失,更在于它曾经拥有的保留剧目,至少有四分之三没有传下来,其中包括一大批凝聚了足以代表京剧表演艺术所曾经达到的高度的表现手法与技艺的剧目。由于融汇在这些剧目里的那些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已经失传,当代京剧表演艺术家所拥有的表现能力,以及他们的舞台魅力,已经很难与他们的前辈相提并论。
但我们还是需要客观地认知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那就是,京剧的当下与未来,京剧的火种,只能依赖目前站立在舞台中央的这一代表演艺术家往下传递。而且另外一个必须强调的事实是,即使当下这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所拥有的表演技艺水平,确实距离京剧的全盛时代相差甚远,他们也仍然是世界上第一流的表演艺术家。事实上我还想说,即使下一代京剧演员只能接受与传承当下这批中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表演技艺的一半,还是足以自傲于世界艺术之林。因为京剧的表演技艺体系,它的背后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积累和戏曲一千年历史进程中所积淀的技术积累,是千百年来无数代戏曲表演艺术家们的创造性努力。这份遗产足够丰厚,因而,即使纵向地看,当下这一代优秀的中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在艺术上难以与他们的前辈们相提并论,但假如做横向的比较,他们的水准,毫不输于其他民族同时代最顶尖的表演人才。
提及新一代京剧表演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除了整天哀叹“往昔不可追”之外,我们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北京京剧院的刘福民先生提及他对京剧传统表演艺术的评价,看法颇有见地。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在不同时代,“传统”以及“经典”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觉得这一代演员的表演艺术还不到火候,不够“经典”,然而,几十年以后,他们就是“传统”的代表。确实如此,大约80年前,人们认为在老生行里,谭鑫培才是京剧传统的代表;余叔岩就是因忠实地继承谭鑫培而为时人称道,然而对马连良,当时的评价曾经出现过极大的分歧。时至今日,没有人不认为马连良就是京剧老生行的“传统”风范的代表,其实不止是现在,就是在50年前,马连良就已经得到观众们的高度认可,在京剧行内部有关他的表演风格是否背离传统的争论,也已经基本消歇。在这个意义上,谁敢说今天的一代杰出京剧演员数十年后不会被人们所怀想,那时的戏迷票友们或许会像今天的我们一样感慨万千,到处搜寻他们的音像资料,无比崇敬地惊其为天人,因为未能和这些大师们生活在同一时代而生出无穷的抱憾。
当下这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生活和成长于一个特殊的时代。很多传统的流失并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的京剧艺术教育,从小就受到以“破四旧”为时代标志的“文革”思潮的灌输,“传统”在他们成长的年代里几乎一直是一个贬义词,那个时代所普遍倡导与接受的价值观念与艺术理论,并不支持他们去努力掌握与继承传统。他们之能够在京剧舞台上站到今天,几乎可以看成是个奇迹。
但是这一代人的境遇,既有所失,也有所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恰好不幸地遭遇到民族艺术史上最低潮的时期,除了经商致富的诱惑以外,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对传统艺术价值深切的怀疑气氛,大批优秀的人才因此流失,经历了这样的社会大动荡而依然留在京剧舞台上的,多数都对京剧有着异乎寻常的浓厚感情。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一代优秀演员很少仅仅为了谋生而选择京剧表演,因为在他们踏入社会的年代,实在有太多太多职业,比京剧更宜于养家糊口;这一代优秀演员也很少只为舞台上的风光所吸引,因为至少是在他们最渴望观众掌声的年代,中国的多数戏曲演出场所门可罗雀,多数剧团在市场经营方面举步维艰,能够给予演员的精神回报,实在很难令人启齿。但是他们却仍然坚守下来了,而且因为这份坚守,终获社会与艺术的回报。在传统艺术价值回归,市场转暖的今天,相信他们中的多数,都不必再为当年的坚守而后悔。然而,正由于曾经经过那个低潮阶段的熬煎,他们或许比起他们的前辈来,更热爱京剧,更痴迷于这门艺术的魅力。
因此,我们可以把超乎寻常的“热爱”,看成这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成长最主要的动力,也可以看成是他们与前辈之间最为关键的区别。我们可以通过记者与访问者们撰写的文章,看到这种“热爱”无数具体而微的表现。如果说“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当可以想到,虽然他们曾经面临极为不利的时代背景,走过一条有史以来最为坎坷的从艺之路,却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热爱”,才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京剧艺术今天的成绩,当我们思及这将会是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时,我们无需自卑。
京剧表演只是一种职业。职业与从业人员的人格高下无关,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我们都不能期待有哪个职业的人们,在精神世界上会天然地比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更高尚。即使是那些做出了杰出成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也并不全是在所有方面都令人崇敬的楷模。但是从当下看,他们在整体上,确实令人尊敬。
这个时代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们已经做得够好,他们已经足够优秀。(傅谨)
来源:中国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