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五年来,国家昆曲工程资助7个昆曲院团排演了包括中国五大古典名著《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西厢记》和《琵琶记》在内的38台剧目,录制了200余出优秀传统折子戏;资助7个昆曲院团进校园公益性演出1131场,观众近100万;资助7个昆曲院团赴瑞典、爱沙尼亚、美国、英国、俄罗斯、比利时等地进行文化交流;举办了5届昆曲主创人员培训班、昆曲表演艺术人才培训班和中国昆曲论坛……
日前落幕的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上以及6月11日至7月26日在国家大剧院进行的昆曲展演,集中展示了60年来我国昆曲艺术保护与发展成就。姹紫嫣红,繁花照眼,有人说中国昆曲迎来最好的生存气候,发展令人欣喜,也让大家对包括昆曲在内的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创作发展给予更现实长远的思考。
刚刚在苏州闭幕的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几乎“一网打尽”了当下我国昆曲创作演出全景——全国七个昆曲院团均有出色表演,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昆曲博物馆、香港进念·二十面体、苏州兰芽昆曲剧团以及海外华人也有展示;十几台昆曲剧目从占大比率的昆曲传统剧目,到根据其他剧种改编的剧目,到新创剧目,均一一可书。无论是炉火纯青的老艺术家登台亮艺,还是诸多雏凤新声初秀丰采,无论是车马喧闹的城区剧场,还是路杳僻远的新区戏院,无一例外地“场场”观众踊跃,一时间,昆曲的“故乡”苏州城里水磨调长,风雅当途。
曾经的“雅部”昆曲,果真不再仅仅是曲高和寡的“士大夫”艺术?果真进入“寻常人家”成为社会时尚追求?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围绕昆曲是成为“博物馆艺术”还是要“大众化”展开的争论犹在耳边,昆曲今天这种“既非博物馆艺术”又非“大众化”的从容不迫的生存状态,大约是始所未料。
为何昆曲能回归
主流文化视野
昆曲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昆曲自清代“花雅之争”以后,便逐步走向衰落。至解放前夕,已没有能正常演出的昆曲剧团。昆曲艺人流离失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昆曲艺人找回来,开始是让他们教其他剧种演员武功和舞蹈。那时认为昆曲的“艺术元素”可以做其他剧种的养分。后来浙江苏昆剧团《十五贯》在北京的演出改变了昆曲的生存现状,“满城争说《十五贯》”成为昆曲艺术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周恩来总理说,昆曲是百花园里一株优雅的兰花,它可以与其他剧种一样为社会主义时代服务。所以有“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之说。接着在北京、江苏、上海、湖南正式成立了多个昆曲剧团。有了经常演出昆曲的实体,这对于昆曲的保护、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之后又多次举行南北昆曲交流演出和学术研讨,昆曲重新回到人们的文化视野。
“文革”以后,中央领导认真听取了俞振飞等艺术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昆曲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文化部采取积极措施抢救和保护昆曲,使这株在“文革”中备受摧残的兰花得以复苏和成长。
2001年5月,根据中国的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入第一批“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但正如当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所说,这件事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世界的承认,忧的是列入遗产名录的项目大多面临生存的困难,所以责任重大。2004年,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具体部署下,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
五年来,在剧目挖掘、整理和创作、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人才的培养和资金支持。连续四年来,有关部门都在举办昆曲编剧、导演、舞美、音乐等方面创作人员和各行当昆曲演员的培训班,为昆曲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才储备。而资金的支持,是任何一门艺术发展无法绕过的难题。从2005年到2009年,国家每年拨款1000万元用于昆曲艺术的保护和发展。这意味着,全国正在从事昆曲创作、表演与研究工作的“六百壮士”们,可以轻松度日,不必为“稻粱谋”了。这也是昆曲艺术这些年能够在创作上有所建树的重要背景。
为何振兴昆曲要
首先抢救剧目
昆曲的遗产特别丰厚,数百年的历史,承继了中国古代悠久的文学、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的传统,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心血和创造。它积累了数以千计的剧目和各个行当的表演艺术。这两方面都是极其宝贵的遗产。但是由于前面说到的历史原因,在舞台上流传的剧目逐渐减少,表演艺术也不断失传。所以对昆曲的政策一直首先强调要抢救。
像这次在苏州演出的《寻亲记》,已多年不见于舞台。亏得现已百岁的倪传钺老师在前几年亲自传授了这出戏,才使观众又能看到这部有丰富生活内容的作品。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是古典名著,但近代以来,《南柯记》、《紫钗记》等都未见舞台演出。《紫钗记》只有《折柳阳关》一折流传。这次昆剧节上海昆剧团演出了《紫钗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汤显祖和更全面认识昆曲的传统。再如清代的戏剧家李渔的作品在当时曾被广泛搬演,但后来则多已失传。这次湖南昆剧团改编演出了李渔的《比目鱼》,也是很有意义的。
《琵琶记》、《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古典名著哺育了多少代昆曲演员;这些昆曲演员又通过演出古典名著传承了昆曲艺术。所以演出这些古典名著在昆曲传承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的眼光又不能只看到《牡丹亭》、《长生殿》等几部作品;应当充分认识继续挖掘、继承更多的昆曲剧目的重要性。
舞台上的剧目丰富了,人们对昆曲的价值也就会有更深的认识。
为何面对经典
不能无所作为
面对堪称经典的丰厚的遗产,我们能够和应该做些什么?昆曲的许多剧目和它的表演确都堪称经典,面对这样的遗产,我们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
首先,要有尊重的态度或如有人所说要有“敬畏之心”。所谓尊重和敬畏主要是要虚心学习。当前,特别是执导昆曲的导演负有重要的责任,因为舞台的样式主要是由导演决定的。不应满足于对昆曲的表面了解,不能认为昆曲只是各种艺术元素的组合。而应深入理解它的艺术精神,把握和体现它的艺术韵味。比如有些戏的舞美过于重“物质”,不能很好地体现作品的意境,这种状况就是值得考虑的。
当然,尊重和敬畏不是不要创造。面对经典,我们不能无所作为。对于传统剧目的传承,也必须融入创造精神。比如传奇剧本都是几十出,今天不可能原本演出,有的作者采用“缩编”的办法,即基本上对原著不作增加和改动,这是保存古典名著精华的一种好的做法。但即使如此,如何“缩编”,也需要胆识和才力。再如前面讲到的有些古典作品在舞台上已“失传”,要排演出来,就必须有新的创造。仅有文本保存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近年经过新的改编演出,取得很好的效果,扩展了昆曲的题材领域。一些新编历史剧如《班昭》,根据别的剧种改编的剧目如《公孙子都》,新创作的现代戏如《伤逝》,都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每一个时代都应该为传统增加新的东西。这样传统才能成为活水,才能延续。当然新创作的作品,能够保留下来是要经过舞台和观众的长期的检验。每一个时代保留下来的作品在总的创作中总是较小的一部分。像昆曲这样有许多经典性的作品为标杆,格律上要求极严的剧种,创作的难度更大。
对此,我认为应当有两种态度。第一,创作时更需要严肃认真,花费更多的力气,有些作品要经过反复加工,力争自己的创作能成为对传统的“有效积累”;第二,不能认为新创作的有些作品不能长期保留就否定进行新的创作的必要。新时期以来的30多年,对昆曲实施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5年,与昆曲的历史相比,还只是很短暂的时间。从长远看,我们应当有赓续传统和超越前人的勇气和信心。对传统的尊重和学习,与创造精神的结合,就会产生优秀的作品。
在一种既重视传承又重视创造的文化氛围中,昆曲的保护与传承才会持续向前。(作者为中国昆曲研究会副会长)
来源:中国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