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戏曲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戏曲新闻
沪剧传承被90后摘掉“后继乏人”的帽子
发布时间:2021-09-27 15:14:50
来源:
编辑:

    上海沪剧院建院60周年院庆系列跨年演出正在热闹进行中,6台演出汇聚了沪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从年过八旬的老艺术家到二十岁左右的90后沪剧新人均将登台亮相。不久前上海沪剧院又正式入选了文化部“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可谓是双喜临门。
 
  近年来,戏曲的大气候渐渐回暖。上海沪剧院成立了青年团,一批90后的沪剧新人在短短几年间就已经演了五出大戏,成为沪剧界一支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宝山沪剧团的一出《挑山女人》今年分别亮相“十艺节”和中国戏剧节,改写了沪剧多年没有大戏在全国范围内得奖的纪录。而文慧沪剧团作为民营沪剧团中的一支生力军,在建团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已推出了9台大戏,创作热情之高涨足以让一些国有专业戏曲院团汗颜。
 
  新闻背景
 
  作为上海唯一一个地方戏曲,沪剧有过辉煌的过去,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紧随潮流改编了不少外国名著、好莱坞电影等,解放后创排的《红灯记》《芦荡火种》《罗汉钱》《星星之火》等作品或被多个兄弟剧种移植,或被拍摄成戏曲电影,影响遍及大江南北。
 
  不过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戏曲艺术的逐渐边缘化以及上海方言的边缘化,沪剧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不仅区级剧团大部分解散、小部分苦守,就连“旗舰”上海沪剧院也一度面临困境,人才青黄不接更是成为剧团的“致命伤”。
 
  曾经辉煌
 
  紧随时代潮流的戏曲剧种
 
  说起沪剧,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可能把它视作一种具有乡土气息的本土艺术,但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沪剧是一种紧随时代潮流的戏曲剧种,好莱坞热门电影、外国名著、当时有轰动效应的真人真事都曾被改编成沪剧。《魂断蓝桥》《蝴蝶夫人》《茶花女》等都从同名外国作品改编而来,不少成为了沪剧舞台上的常演剧目。《铁汉娇娃》改编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贵族夫人》改编自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其他如王尔德、莫里哀、雨果等人的作品也纷纷被搬上沪剧舞台。
 
  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的《风流女窃》就是根据当时在沪上走红的同名好莱坞电影改编的,因为受到追捧,又在电影情节之外续编了一出《女窃再风流》上演,亦受到欢迎。此外沪剧《黄慧如与陆根荣》是根据当时上海滩上一桩轰动一时的真人真事改编的,讲述富家小姐爱上了家里的长工、双双私奔的故事。而《阮玲玉之死》也是紧紧抓住当时的轰动事件创作的。
 
  不仅外国作品受沪剧的青睐,中国的名著也同样如此,而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作品更是特别受到沪剧人的喜爱。早在1938年,沪剧艺人施春轩的“施家班”就搬演了曹禺的《雷雨》,也成为最早把曹禺作品搬上戏曲舞台的一次尝试,之后许多沪剧团体都有搬演该剧。一直到1959年,当时上海的人民、艺华、勤艺、爱华、长江、努力六大沪剧团举行沪剧艺术联合大会串演出《雷雨》,这一版本汇聚了丁是娥、解洪元、王盘声、袁滨忠、石筱英、杨飞飞、邵滨孙等众多沪剧流派创始人,成为轰动一时的舞台盛事,这一版本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沪剧擅演西装旗袍戏的特色和传统,成为目前沪剧舞台上最常演的版本。而《雷雨》也成为沪剧舞台上最具代表性的“西装旗袍戏”。此外,曹禺的《日出》《家》也都相继被搬上沪剧舞台。作为地方戏曲搬演曹禺作品的一个成功案例,在纪念曹禺百岁诞辰时上海沪剧院就曾携《瑞珏》《日出》和《雷雨》三部大戏赴京参加纪念演出。
 
  除了紧跟潮流,现实题材、革命题材作品也是沪剧的长项。解放后,上海沪剧界创作的《罗汉钱》《星星之火》均被拍摄成戏曲电影,成为有全国影响的戏曲作品,《罗汉钱》更是被多个兄弟剧种移植。而沪剧《芦荡火种》《红灯记》则先后被北京京剧团和中国京剧院移植为京剧,成为京剧久演不衰的红色经典。上世纪80年代,沪剧再度焕发“青春”,年轻一代迅速成长。茅善玉在《一个明星的遭遇》演唱的“金丝鸟”、孙徐春在《逃犯》中演唱的“为你打开一扇窗”等家喻户晓,堪比今天的流行金曲。而《罗汉钱》中的一曲紫竹调“燕燕做媒”也是各种晚会的常见曲目,还上过央视春晚。不仅戏曲演员唱,歌唱演员也同样翻唱,当年的著名歌手朱明瑛的翻唱版本就流传甚广。
 
  经历艰难
 
  解决全团上下的吃饭问题
 
  说到上世纪80年代沪剧的红火,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表示,那一段时间演什么戏票房都非常好,其实也是对十年禁锢的一个反弹,“也不是一个很正常的状态”。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茅善玉等一代沪剧新人迅速成长。不过,戏曲大环境的不景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不知不觉地来了。后来的新人再也没有那样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不仅如此,沪剧的招生也变成了一个难题。
 
  茅善玉说,他们这一届1974年进沪剧院学馆的共有50个同学,1987年那一届招了35人,而到了90年代那一届,只招到14人。上海沪剧院尚且如此,区级剧团就更艰难了。宝山沪剧团虽然在80年代委托上海戏曲学校培养了一批演员,但流失严重,一直到现在在编的依然只有十几个人。今年宝山沪剧团的《挑山女人》参加“十艺节”、“戏剧节”演出都只能用伴奏带,而演出时仅有的几名乐队成员也没有闲着,穿上服装上台跑起了龙套。演员缺,主创人员同样紧缺。
 
  茅善玉坦言:“现在就是这么几个著名编剧和导演,走东走西都是他们,东西也都差不多。”由于自己剧团的创作力量严重不足,很多沪剧大戏基本都是外请编导主创,茅善玉说,有的编剧不会讲上海话、不了解沪剧,作品出来还要找专人对唱词作修改,根据上海话来理顺韵脚,在这种情况下,要出好作品自然就更难了一些。
 
  而在创作方面,曾经与时代贴得很近的沪剧也开始“迷失”了。茅善玉说,上世纪90年代后,就在戏曲市场不再景气的同时,上海沪剧院也变成了差额拨款单位,几百号人的吃饭问题一下子放在了院团的面前。当时上海沪剧院也排了很多“贴近”生活的戏,下岗工人多了就排了讲述下岗工人再就业的戏,社区概念流行了就排社区戏。虽然其中也有禁毒题材的现代戏《心有泪千行》那样一连演了十多年,到现在依然在演的,但大部分戏演了没几场就再也不演了,这些努力想要“贴近”生活的戏很少能真正成活保留下来。
 
  区级剧团的生存条件就更差一些了,创作“定向戏”成了院团一个无奈的选择——找一家主办单位、得一笔启动资金、包掉一些演出场次,这样的创作方式虽然并非院团所愿,但在生存的压力下也只能如此。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曾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那些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解决全团上下的吃饭问题。
 
  而由于幼儿园和中小学一度严禁孩子说上海话再加上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沪语的处境在过去十几年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茅善玉说:“晓得沪剧的人越来越少了,讲上海话的人越来越少了,外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那上海话就更加边缘化了。”作为地方戏曲剧种,方言是沪剧的基础,基础动摇也使得沪剧的处境更加艰难,对于连上海话都不会说、不屑说的年轻人,要让他们对沪剧产生兴趣,可谓是难上加难了。沪剧的招生也因此面临更多的困难。即便如今上海沪剧院有了一个让剧院十分自豪的青年团,但这近30位学员是花了两年时间才招齐的,而且当中还有不少外地学生,进戏校后仅学上海话就用了一年时间。
 
  面向未来
 
  沪剧 90后摘掉“后继乏人”帽子
 
  两年前,上海沪剧院青年团的成立让沪剧界摘掉了“后继乏人”的帽子,虽然这些90后沪剧新人在艺术上还相当稚嫩,却不仅给上海沪剧院,也给整个沪剧界带来了一种青春朝气,而上海沪剧院也花了大力气来力推这些沪剧新人。在青年团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上海沪剧院为他们连排了《大雷雨》《陆雅臣卖娘子》《胡锦初借妻》《庵堂相会》《红灯记》五部大戏,其中既有经典的西装旗袍戏,也有古装传统戏,还有沪剧代表性的红色经典作品,在选材上很是花了一番心思。而这批90后的沪剧新人也不负剧院的重望,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经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上海沪剧院这一批新人的成长也给整个沪剧界起了一个“示范”作用——
 
  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和上海戏曲学校沟通为宝山沪剧团开班招生,不仅要招收演员,一直没有一支完整乐队的宝山沪剧团这次还有意要请戏校代为培养一批乐队成员。
 
  民营文慧沪剧团则是把自己的两位青年演员送进戏校接受短期培训,并为他们创造条件拜在名师门下,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剧团培养年轻一代人才。
 
  今年,宝山沪剧团的《挑山女人》在全国的几个节庆评奖中收获颇丰;明年,宝山沪剧团还有意在现实主义题材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华雯告诉记者,现在有淞沪抗战、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以及社会老龄化等几个方面的题材在斟酌中。
 
  上海沪剧院明年的创作计划则早已敲定——
 
  首先推出的将是继续为青年团打造的大戏《魂断蓝桥》,这部根据好莱坞影片改编的沪剧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亮相,并且还是申曲更名为沪剧后推出的第一部大戏。不过此次青年团的《魂断蓝桥》从剧本开始就将重新打造,有意加入更多时尚元素,突出青年团的青春朝气。
 
  《邓世昌》也曾有过沪剧《甲午海战》的版本,这次同样从剧本开始就重新创作,将把更多戏份集中到邓世昌这个人物身上。
 
  今年的重点大戏《敦煌女儿》,明年还计划进行新一轮修改提高。据介绍,上海沪剧院这些年来很少对一部戏进行这样再三修改打磨,体现出剧院对这出大戏寄予的厚望。
 
  除了人才和创作之外,上海沪剧院明年还计划启动一系列沪剧的推广工作。上海沪剧院在淮海西路的另一扇关闭多年的大门这些天悄然打开了,还挂上了由著名书法家周慧珺书写的“沪剧会馆”的牌子。
 
  据介绍,沪剧会馆计划从明年起推出一系列与沪剧相关的活动,还将借鉴已经相当有影响力的“京昆follow me”推出类似的培训班,教沪语、沪剧。另外一方面,上海沪剧院的“掌门人”茅善玉也已与电台达成意向,将在电台推出一档与沪语、沪剧相关的节目,暂定名为“沪剧的花样年华”,在介绍沪剧、讲述沪剧演员趣闻逸事的同时,也会用上海话讲述上海的新闻,甚至用上海话来朗读一些与上海相关的文学作品,介绍沪剧的同时也普及沪语。

来源:新民晚报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