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大地再次“调自西来”
——山西晋城上党梆子剧院赴河北永年续亲交流演出侧记
(本网讯 通讯员申陵锋报道)进入2013年,华北地区即被一片阴霾笼罩着,永年街头一切如故,古城沧桑,滏水潺潺。直至1月17日,洺州大剧院响起的阵阵激越梆板声将昔日阴霾击得粉碎,拨开云雾,广府古城散发出浓厚的历史味道,永年西调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上党梆子时隔百余年再次回响在冀南大地。
回溯百年,触摸历史,两剧曾是如此亲近
160年前,即清咸丰三年(1853),山西一名叫玉的男旦角演员招婿至冀南,并掌班从山西带来的班社多年,上党梆子始被冀南人所认识,并产生一定影响,此为西调发端。
清光绪初年(1877-1878),山西上党大旱,三义班田书德(山西晋城望城头村人)等艺人迫于生计经潞城、黎城、涉县沿途演出至河北永年,后在永年长期扎根并设科授徒,上党梆子盛行于冀南一带,影响深远,此为西调起源。
西调始称泽州(今山西晋城)调,在永年还称“三搭板”(因多演出袍带戏,舞台多设一搭板而得名)。1956年2月,新合并成立永年西调剧团登记时,由人民作家赵树理提议正式命名为“西调”,概取“调自西来”之意。
1963年,永年西调剧团首次应邀赴山西晋城演出,与晋城县上党梆子剧团同台切磋技艺,人称“回娘家”。当时,人民作家赵树理专门观看了西调《海瑞告状》,并对剧本进行了修改提高。赵树理对西调艺术很是赞赏,特赠送题词:从革命实践中脱胎换骨,在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
1980年和1983年,永年西调剧团两次再赴山西晋城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热情欢迎。上世纪80年代,两剧艺术交流频繁,不断学习借鉴,发展提高。晋城望城头村人、晋城县上党梆子剧团郭胖胖等一批艺术骨干曾长期在西调剧团作艺术指导。此后近30年,两剧关系一度中断,鲜有交往。
2011年,经晋城、永年两地戏迷不断交流、牵线,晋城上党梆子剧团团长张保平、晋城戏剧家协会主席吴国华、晋城上党戏迷协会会长张付军三次赴永年观看西调演出,并与西调剧团座谈,为两剧进一步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
河北永年: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张保平 西调表演艺术家张海臣 永年县文化馆馆长徐扶民
二赴永年演唱交流
永年县政府领导来晋城观摩演出交流
永年西调戏迷赴晋城观摩团
在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交流座谈会
2012年正月,受晋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邀请,永年西调剧团赴晋城参加“紫薇奖”优秀剧目展演暨永年西调回娘家续亲助兴演出。数十年后,西调传统剧目《海瑞告状》再次在晋城这片热土上演,勾起了老一辈艺术家及戏迷的点滴回忆,精彩的演出赢得观众一致好评,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艺术在于交流,交流在于民间。西调从诞生至今,经历了起步(清末期)、辉煌(60年代)、低谷(90年代)、重生(目前)四个阶段,其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色与上党梆子一脉相承。无论是山之西,还是河之北,遥远的只是距离,而人的心怀却是相通的,那就是对铿锵韵律的认同,对忠孝故事的欣赏,对百年历史的虔诚。
精心策划,多方协调,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上世纪60年代后,西调经历了数度波折,终于在2012年末迎来了历史的春天。在两地戏迷的企盼下,在两地相关部门的协调组织下,史上首个西调艺术研究院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当年的西调国营剧团被解体、承包个人后,再次恢复了往日的扬眉吐气。
成立之初,研究院领导当即决定邀请山西晋城上党梆子剧院赴永年续亲交流演出,一为祝贺西调艺术研究院正式成立;二为西调演职员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使研究院工作尽快步入正轨;三为延续百年来良好的嫡系血脉关系。100多年前,田书德带“三义班”至永年演出,是为生计所迫;今天,晋城上党梆子剧院首次赴永年演出,是为续亲交流,是为找回失落多年的“女儿”。
为确保活动圆满成功,西调艺术研究院徐正修书记两次前往晋城上党梆子剧院联系、协调,张保平团长高度重视,并表示将从服装、道具、人员等方面帮助西调完成汇报演出,将一场名家云集的上党梆子奉献给永年人民。同时,活动还得到晋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晋城上党戏剧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1月14日,从永年这片人文繁胜之地走出的晋城市长王清宪,在市政府亲切会见了家乡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徐正修书记,双方就西调艺术传承发展进行了会谈。王清宪表示,作为永年人不忘根、不忘本,将大力支持、关心家乡发展,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调艺术的发展。随后将责成相关部门组织举办交流活动,促进上党梆子、西调两剧进一步学习、提高,维护嫡系血脉关系,繁荣两地戏剧事业。
晋城市长王清宪办公室
徐正修书记代表西调艺术研究院表态,以后将在县委县政府和文化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创新工作方法,激活发展活力,凝聚力量,求真务实,切实把西调艺术发扬光大,推动永年古城文化繁荣发展。
海瑞告状,包拯铡美,传统经典大放异彩
1月17日,晋城上党梆子剧院的大客驶上了东去的续亲之路。走出巍峨苍茫的太行山,踏上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才体会到上党梆子可以如此不分地域地不羁生长,它的艺术生命力是如此强大。在高速路口,西调艺术研究院的演职员和戏迷们早早等待多时,对晋城亲人盛装迎接,再一次看到了西调表演艺术家张海臣老师、乔素霞老师。多年来,是他们一批人在顽强坚守,坚守永年的文化DNA,坚守曾经荒芜的精神家园。
晚7点半,洺州大剧院座无虚席。伴随着熟悉而又亲切的锯琴过门儿声,西调传统剧目《海瑞告状》徐徐开幕。又见渔女,又见海瑞,一切恍惚然如在昨日,不禁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上党梆子《徐公案》。郝同生、薛万青流畅洒脱;郭金顺、刘喜科韵味十足,一部老戏风靡上党数十年。《海瑞告状》堪称西调的“看家戏”,1959年参加河北省戏曲汇演并获奖,河北省电台曾多次播放录音,在冀南一带为观众所熟知。1963年,该剧剧本被人民作家赵树理改编后,思想性、艺术性得到极大提高。1984年10月,河北电视台将该剧搬上屏幕,并进行了录音播放和存档。
西调《海瑞告状》
当晚的演出,老中青三代同台献艺,阵容空前,配以晋城上党梆子剧院的豪华舞美,称得是锦上添花、史无前例。特别是饰演海瑞的76岁高龄的张海臣老师,一出场观众即报以掌声,舞台上一招一式颇为讲究,表演炉火纯青,唱腔耐人咀嚼,将一个清正、廉明的海青天表演得入木三分。现场不少观众表示都是专门驱车几十公里冲着张海臣老师来的,为的就是能亲眼目睹他在台上的风采,听一听沁入心脾的西调声。
18日晚,由晋城上党梆子剧院带来的传统剧目《秦香莲》在洺州大剧院精彩上演。距开演还有1个多小时,观众就早早来到了剧院门口,有永年的,也有邯郸的,观众越来越多拥挤在门口,最后不得不提前开门入场。上党梆子《秦香莲》,上世纪50年代由吴婉芝等一批老艺术家移植自评剧《秦香莲》,至今在舞台上仍久演不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上党梆子的保留剧目。
开演前,永年县文广新局局长郭志军、西调艺术研究院院长李秋凤、晋城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兼上党戏剧研究院院长张红君分别讲话,表示以后两地文化部门将加大艺术交流力度,建立艺术互访机制,切实推动两剧传承发展。同时,永年县文广新局、西调艺术研究院还向晋城上党梆子剧院、晋城上党戏迷协会赠送了锦旗。
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院长李秋凤致欢迎词
晋城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院长张红君
晚7点半,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演出正式开始。“梅花奖”、“文华奖”、“杏花奖”齐上阵,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共有两名国家一级演员,四名国家二级演员组成的最强演出阵容让戏迷观众大饱眼福。当演出进行到《杀庙》一场,现场气氛异常热烈,吴国华、张保平夫妻二人配合默契,表演细腻,让永年戏迷眼界大开。演出结束,观众不肯离场强烈要求再来一段,吴国华、张保平、成静云、齐素珍、卢爱琴分别加唱了代表名段,观众大呼过瘾后方罢休。
上党梆子《秦香莲》
情同至亲,血脉相融,维护嫡系剧种关系
老中青演员同台,是戏曲有效传承的范式,也是上党梆子的演出传统。此次活动主题为“老中青三代同台,晋冀鲁续亲交流”,旨在通过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演出经典剧目,把表演精华和艺术特色一棒一棒传承下去。通过同台演出,向老师学习舞台实践,学习做人做戏,形成良好的传承谱系。技以戏传,戏以人传,人是关键之关键,此为纵向传承发展。
横向传承发展,即为向嫡系剧种及兄弟剧种蔓延、渗透。其实文化的传承犹如江河之水,不会因为山脉的阻隔而断绝,总会穿越峻岭沟壑在另一个地方找到它的归宿。大概也只有上党梆子有这种基因和生命力。
众所周知,除永年西调外,清光绪年间,山西泽州(今晋城)艺人潘朝绪逃荒至山东曹州(今荷泽),将上党梆子传入荷泽、梁山等地,后逐渐演变为山东枣(原为“人山西”,即单人旁“山”“西”二字为上下结构,意为山西人也。建国后改为枣字,意为枣木做的梆子)梆,其历史要略短于永年西调,为上党梆子另一嫡系剧种。
1963年10月,西调、枣梆两组剧团在晋城“回娘家”演出,晋城县上党梆子剧团也参加演出,赵树理专门组织召开“戏曲艺术座谈会”,互相学习、提高。当时正在晋城巡回演出的河南省郑州市越调剧团,也应邀为会议演出,赵树理风趣地戏称为“晋冀鲁豫”四省汇演。多剧种之间艺术交流,一时被传为佳话。
此次活动虽没有联系到枣梆,但活动主题定为“晋冀鲁续亲交流”,意为枣梆也是上党梆子失落的“女儿”,也是另一枝脉,以后将积极创造条件续亲交流,争取晋冀鲁三地建立良好艺术互访机制,再现50年前三剧种在晋城交流的温情记忆,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繁荣地方戏曲文化进行有益探索。
犹如太行山似的博大、伟岸,以其宽广的胸怀审视历史,寻找残存的枝蔓,抚平内心的忧伤,教化于人,文而化之,这是戏曲的基本功能,也是上党梆子的美丽愿景,惟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