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呈祥
前不久,中国戏曲学会原会长薛若琳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热情邀我赴上海参加“中国戏曲学会推荐优秀院团——上海沪剧院”的学术活动,因时间原因,失去了这次宝贵的学习鉴赏机会。
我对上海沪剧院有所了解。我以为,举办此次推荐活动,典型引路,意义不凡。它正应了党中央、国务院发文部署进一步振兴繁荣戏曲艺术、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势所需;同时下接地气,是因为它以高超的眼力、智力、心力、脚力,精准地选中了上海沪剧院这个颇有代表性的值得解剖的典型,使振兴繁荣、弘扬发展的天意即民意落到了作为中华民族戏曲事业的根基地气——戏曲院团上。须知,戏曲的振兴繁荣要上靠正确的政策指引,下靠广大观众的关爱扶持,关键在薪火相传的优秀戏曲人才的培养造就,而戏曲人才培养造就的摇篮,便是从中央到基层的院团。所以,作为中国戏曲界的最高学会和中国戏曲研究的最高殿堂,摒弃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和花花哨哨,用心、用情、用功组织举办好这次极有特色和颇有效益的学术活动,值得点赞。这也为当今艺术界的学会和研究机构组织开展艺术批评和学术活动,起了示范作用。
上海沪剧院的创作道路,昭示了一条传承发展上海沪剧的优秀历史传统、珍视上海沪剧的文化积淀、尊重上海市情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弥足珍贵,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四个讲清楚”中第一个便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治国理政如是,兴文从艺亦如是。沪剧,是上海地区人民以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方式审美地把握世界的独特创造,是上海地区人民的一种文化生存方式。沪剧历史虽不悠长,但上海沪剧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的历史传统和艺术积淀。此次活动观摩的《雷雨》和《敦煌女儿》,便彰显出对这种独特的创作历史传统和文化艺术积淀的传承和珍视。无论是对曹禺的同名话剧《雷雨》的成功改编移植中体现出的对经典的敬畏、对名著精神的忠实、对沪剧审美个性和优势的张扬以及对沪剧观众代代相传、长期积淀形成的鉴赏习惯的尊重;还是根据改革开放40年百名改革先锋之一的樊锦诗的动人事迹创作的现代沪剧《敦煌女儿》人物形象塑造上达到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的深远而广大的目光,都令人称道,值得推广。试想,遍布中华大地的三百余种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戏曲剧种及其院团,倘每种都能像上海沪剧院这样以可贵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坚定不移传承发展自身戏曲剧种独特的优秀历史传统和文化艺术积淀、珍视扎根民心地情的创作道路,又何愁面对新时代的中华戏曲百花园不会繁花似锦、争奇斗艳!
上海沪剧院的创作道路再次启示我们:戏曲艺术须牢记培根铸魂、化人养心的宗旨。此次观摩的沪剧《雷雨》《敦煌女儿》,其题材选择到主题开掘的精神指向都是培根铸魂、化人养心。《雷雨》的经典性在此自不必说,《敦煌女儿》为樊锦诗传神写貌、树碑立传,以上海沪剧为这位上海女儿谱写吟唱了不起的人间史诗,可谓感天动地,把中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信仰、博大情怀、神圣担当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的号召,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以明德引领风尚。
上海沪剧院创作剧目数量众多,多能以质取胜,善于在守正基础上创新。考察该院赖以立身的品牌剧目,都能着意于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正,守中华美学精神和沪剧艺术本性之正,并发扬沪剧艺术擅长表现现实题材的审美优势,使“沪剧味”不断与时俱进,不仅努力满足上海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而且正在逐步走向全国。
所有这些成就,与党领导下上海沪剧院全体的团结奋进有关,同时确也与有茅善玉这位“有勇气担大任、有朝气创大业、有静气成大才”的领军人、好院长有关。从《雷雨》到《敦煌女儿》,她都担当主角,赢得满堂喝彩。她真是位艺术精、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人格正的优秀人才。这,也给我们以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