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空中剧院“黑龙江行”圆满结束,带给我们的艺术思考却没有尽头。经过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短暂传统戏的高潮后,京剧渐显“冷清”,怎样让京剧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各路专家和票友众说纷纭,在京剧中添加现代元素便是创新之一,例如由山西省京剧院、国家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和山西省歌舞剧院联合推出的大型新编历史京剧《走西口》。万变不离其宗,京剧再怎样创新也是离不开京剧的形式,京剧改革基本是“戴着镣铐跳舞”,有人担忧,我们的国粹还会不会传承下去?国粹远离了古代的社会生活环境,在现代社会中会不会日渐衰落乃至最后消失?
在可预见的将来,京剧是不会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的。至少它的种种元素都将活跃于美术、娱乐产品之中。“拼贴”与“戏仿”在文化产业中的盛行已经让现有的文化符号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设计师、词曲作者、编导……都绝不会放过可资利用的传统。“可资利用”的标准,是众所周知、蕴含丰富和新颖醒目。以这三条来衡量,京剧无疑是难得的富矿。中国的传统戏曲丰富多彩,可惜大部分剧种囿于方言,其精彩之处难以立刻吸引大众。京剧固然自有地域渊源,但是在扎根北京之后的两百多年里,已是风行全国了,再经过那段人人学唱样板戏的岁月,今天提到京剧大概很难有人说全然不知了。
在京剧的全盛岁月里,贩夫走卒们爱听,达官贵人们爱听,文人学士们也爱听,其剧目、唱词,乃至程式化的仪表辞令,无不浸透着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历史观、人生观、现实观。尤其是京剧里的程式化言行:两人一见面如何叙礼,有身份的女子说话时如何垂目低头、觑人时如何以袖遮面,文人和武士饮酒时各自是怎样的排场……其妙处在于既与生活不同,看起来却俨然就是生活中的样子,可说是美化、固化了的中国传统生活图景,虽是戏,却也是画,又不像日本的能剧那样飘渺诡异。在这样的戏剧传统里,无论水袖、翎子,还是脸谱、袍服,乃至鼓弦之声,都有深厚的历史与艺术底蕴,随意装点,也自有其风雅动人之气。
京剧演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绿林豪杰、鬼狐仙怪。这些都是前现代的生活与想象世界。要以京剧表现现代情境,恐怕是屡遭失败的试验。近年一些剧团颇排演了一些时装京剧,有的从著名话剧移植,如《雷雨》、《原野》,有的是现代史题材,如《蔡锷与小凤仙》。演出或许叫座,但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唱段能够流传于戏迷们的口耳之间。同样是新编戏,《成败萧何》、《宰相刘罗锅》、《贩牛记》、《廉吏于成龙》等历史题材的剧目就成功得多。京剧之于现代,之于当下,几乎是有距离的艺术,是“怀古”的艺术,想让它像电视剧一样与时代同步,是不可能的,连锣鼓与二胡的声音,也实在不适于伴奏现代的词句。上个世纪60年代的新编剧目,也就是后来“京剧样板戏”的前身,流传到今天仍然为戏迷们喜爱的唱段,“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今日同饮庆功酒”、“临行喝妈一碗酒”……其实唱的还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式生活的体验。这也是事有必然、理有固然。京剧只要还是京剧,就不能靠紧跟时代自我拯救,否则蟒袍不要了、水袖翎子不要了、连胡琴锣鼓都不要了,其实也就没有京剧了,与后现代的其它拼贴形式也就无大区别了。如果真是那样,那么京剧也就没有自救的必要了,喜欢老戏的照样喜欢,不喜欢的照样不喜欢,大家依然各得其所而已。
其实不必说得这么悲观,近十年来,京剧的票房热度在升温,70后、80后喜爱京剧的大有人在,而且托了互联网之福,追究其老腔儿来,有的比父辈都在行,一出戏可以从谭鑫培余叔岩直说到耿其昌于魁智,各家各派哪些特点、怎么个传承,如数家珍,其中尤以北京的年轻票友最活跃,这大概也与那里的气氛更浓、演出较多有关。一个剧种,有这么多一线演员,有这么多学戏的孩子,又有这么多活跃的观众,实在还不到担心存亡的时候,爱看戏的只管安心看戏,不爱看的也千万别勉强。各取所长,各取所好,京剧会活得很好,而且将来很可能会更好。(谭湘)
来源:中国戏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