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谈艺说戏
当前位置:首页>谈艺说戏
兰州秦腔界的一百年
发布时间:2021-09-27 13:49:45
来源:
编辑:

一百年。

  几天来,这是在兰州秦腔界被炒得很热的三个字。

  1909年一个叫“万顺班”的秦腔班社在兰州成立了。砥砺沧桑,陶铸辉煌的一百年之后,“万顺班”沿革成了兰州市秦剧团。

  一百年,其实是一个剧院的历史,它们之间是可以画个等号的,但是,和秦腔,尤其是兰州秦腔演出之间却是不能画等号的……

  城市里的板胡声

  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一种热闹是从午后那咿咿呀呀的板胡声中开始的……

  中午12点准时从位于小西湖的家中出发,沿滨河路徒步走到兰州港时,70岁的李艳芳看了一下表,时间差不多,人也来齐了——拉板胡的,还有拉二胡的,再过几分钟演出就正式开始了。今天,李艳芳想第一个上场,唱她的拿手戏——《三击掌》。

  昨天李艳芳唱的是《柜中缘》,她是第6个上场的,因为人多,差点没有轮上,所以,今天她想第一个上场。几分钟后,在板胡声中李艳芳上场了……40分钟后,李艳芳的演出结束了。稀疏的掌声还没有落下,又一位上场了……在李艳芳演唱的过程中,有人拿一块红纱巾往她的脖子上套了几下。“那是挂红的意思,是因为听的人觉得你唱得还不错而向你表达的一种认可。”李艳芳说在她们这里,挂红就是个意思,不是真的。

  从榆中秦剧团退休后来到兰州居住的李艳芳已经在金城秦声社唱了几年了。几年来,她一直在这里唱,没有挪过地方。而之所以没有挪地方是因为她觉得在这一带,金城秦声社是属于档次比较高的,尽管是“自啰班”,但是常年在这里演唱的以专业演员居多。“在兰州港的三四家里,像我们这样以专业演员为主的还不多。”

  而对于这一点,作为金城秦声社“团长”的李玉华更是引以为豪。

  “我自己就是从岷县剧团下来的,是唱花旦的,成立12年以来到这里来唱的多是一些像我一样从专业剧团下来的。所以,在这一带,我们的名气不小。”李玉华说最让她自豪的是,来听他们唱戏的多是懂戏的,而自觉水平一般的人都不敢在她们这里“露相”——尽管在“自啰班”唱没有任何门槛限制,谁愿意唱就唱,想唱什么就唱什么。

  在一棵树上挂着一个广播,在三棵树之间拉了几块遮阳的黑丝网,几把木椅子和塑料板凳……几十个人和拉板胡的、拉二胡的、弹三弦的围坐成一圈,自然形成一个圈子,中间的一块空地就是“舞台”。

  李玉华说12年来,除过下雨下雪,他们天天在这里,从下午1点到6点。每年的“五一”和“十一”她们还举办演出,“那可是真正的粉墨登场,演员要穿戏服化妆……”

  李玉华说像他们这样的“自啰班”就是给那些退了休的、爱听秦腔的老人唱的。“就是图个让他们高兴,让他们觉得一天有事可干。”

  金焕中一周也要去唱上几次,不过,他去的地方不是像金城秦声社这样“全免”的地,他去的那个地方收点费,一个茶碗3块。

  在兰州秦腔票友圈子里,金焕中有些名气,不仅仅因为他是甘肃省振兴秦腔学会的副会长,更因为他是个“铁杆票友”——擅长板胡,且唱须生。金焕中说像金城秦声社这样的“自啰班”兰州好家们也称它们为“地摊子”。金焕中说他自己很少去那里,他时常去的是属于自乐形式的茶社。

  “在兰州,仅以秦腔为主的茶馆就有200到300家,这里还不包括像兰州港那样的地摊子。”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甘肃省振兴秦腔学会会长王正强说,之前,西安是没有像兰州这样的茶馆的,后来才有了,还是学了兰州的。“它们可是秦腔传播和普及的一个大舞台。”王正强说。

  金焕中也说从“风起云涌”的茶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在兰州文艺演唱形式中,秦腔依然是“主流”。

从“万顺班”开始的一百年

  其实,已经有几百年了,板胡声开始弥漫于这个城市……

  “乾隆时期,兰州就有秦腔班社活动。秦腔在兰州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王正强说。

  甘肃秦腔博物馆的陈岚说,在《中国戏剧志·甘肃卷·兰州分卷》上有这样的记载:早在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兰州秦腔聚义班曾应新疆都统陈鹤林的召请,远赴新疆迪化县(今乌鲁木齐市)劳军演出。“这应是兰州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秦腔演出班社了。”

  “秦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也被誉为‘百戏之源’。流行遍及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一带,几百年来,一直为西北人民深深喜爱。曾有这样的说法:‘在大西北这块土地上,它如同阳光、空气和水,成为人们生活之必需,精神之食粮。’由此可见,秦腔在西北人民生活中所占的比重。”王正强说,秦腔在甘肃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甘肃秦腔就已经流入江浙等地。到了清中叶以后,秦腔以其对甘肃人民的特有魅力和巨大的声势,在甘肃大地迅速发展起来,兰州自然也不例外。清朝道光年间,甘肃秦腔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已经形成了“甘肃流派”,其中,尤以生净戏(神鬼戏)及表演戏(花脸)闻名,也就是兰州人说的“看架架”。而“甘肃流派”与陕西的才子佳人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辛亥革命前后,甘肃涌现出了大量的秦腔班社,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秦腔名角,这也将甘肃的秦腔推向了全盛阶段。这其中,于1909年成立的‘万顺班’拥有相当一部分秦腔名角,并成为甘肃秦腔舞台的‘中坚’。”

  陈岚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万顺班”就是崛起于城市街头的秦腔班社的一个典型代表。

  “1909年之前,由于兰州的政局动乱,当时兰州城仅存的福庆班和东盛班已难以维持生计,艺人们纷纷离去,奔走四处,或流落街头,或改行做生意,大概到1908年,福庆班和东盛班已经不存在了。而这一年,清朝廷颁布‘双国孝’(即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兰州地区无论从农村到城市街头,在清廷的严令下已听不到和看不到唱秦腔了,‘双国孝’颁令前,往日虽然唱秦腔的班社不存在了,但集市、茶园、集会活动,秦腔之音随处可见。现在却在‘国孝’之下,已销声敛迹。1909年,‘国孝’解除后,当时著名秦腔名优——人称‘史八爷’的史月卿联络街头流散艺人,在市内旗杆巷组建了戏班,以‘万事顺利’之意取名‘万顺班’。”陈岚说“万顺班”的掌班人“史八爷”是唱旦角的,每当他登台演唱的时候,常常是“一票难求”。而当时的“万顺班”不仅仅只有“史八爷”这样一个名角,而是云集了一批金城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名家,比如生角耿忠义,净角唐华,旦角桑旦以及李夺山、文汉臣、李海亭、薛保元等。“名角汇集的‘万顺班’可谓是名噪一时啊。”

  陈岚说,清末民初,兰州的秦腔发展迅速,尤其好多班社已在城市建立据点,进行长期营业演出,给兰州秦腔带来重要变化——从庙会演出转向剧场演出。“由于在剧场演出和庙会演出对象不同、方式不同、条件不同,在演出剧目的选择上为了适应这些不同要求,出现很大改变。庙会演出时那些粗线条的,以净生为主的神话剧目,逐渐被细致的以生旦为主的历史故事所代替。尤其是秦腔舞台上出现了女演员。”

  从庙会转战剧院,再到女演员的出现……从民国初年开始,兰州秦腔在行当体制上越来越完善,越分越细,技艺也更趋精彩,更加成熟。在涌现出如张福庆、陈德胜、唐华、李夺山、史月卿、耿忠义等一些享誉陇上的名伶的同时,营业性的职业戏班社一个接一个地相继出现——除史月卿组建的“万顺班”之外,李夺山组建的“得胜班”,朱怡堂组建的“化俗社”等等,把兰州的秦腔演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民国初年兰州兴起的一些秦腔班社有的延续了20年,而有的延续长达百年。建国后一些剧团就是在这些班社的基础上建立的。

  “1959年建立的兰州市秦剧团,它的前身就是由兰州戏曲发展史上延续时间较长,表演水平较高的文化社和新光社合并而来的。”在秦剧团工作30多年的倪文芳介绍说,文化社是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创始人是兰州秦腔名优文汉臣。新光社创立于1950年。现在,兰州秦剧团已经“更名”了——2006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演艺资源整合下,兰州市秦剧团和兰州市豫剧团组合成了“兰州戏曲剧院”。但是对于兰州秦剧团的前身,盛行并被兰州秦腔界认可的另一个说法是:它就是由1909年的万顺班沿革而来,因为文化社是在万顺班的基础上成立的。

“秦腔兰州派”

  “从1909年到2009年的这一百年,可以说是秦腔,特别是兰州秦腔对中国戏曲贡献最大的一百年。”我省著名戏曲家、甘肃秦腔博物馆的李智说,自从秦腔形成以来,因为地域、交通等各种因素,甘肃和陕西是秦腔发展和繁荣的两块沃土,同样的秦腔,却是各有特点。而兰州是秦腔演出比较繁荣的一个城市,在这里,秦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清末民初时,仅现在的张掖路上就有近百座戏楼,秦腔演出盛况和繁荣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当时的张掖路在后来有‘兰州戏曲百老汇’之称。”

  不仅如此,李智认为从1909年开始,秦腔在兰州这100年的演出称得上贡献很大。“第一位秦腔女演员朱喜凤就是诞生在我们兰州的秦腔舞台上的,时间是1913年。特别是在1934年,兰州有了第一个公办的艺术学校——觉民学社。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天津出现了用脸谱做广告的形式,而早在20年前,甘肃秦腔脸谱就已经开始以广告的形式出现在城市的街头了。”

  在谈到的多个贡献中,李智认为分化秦腔应该是这一百年的兰州秦腔演出最突出的成就。“在长期的演出中,兰州秦腔有了自己的剧目、脸谱——耿家脸谱、表演技巧,独立成了一派——秦腔兰州派。”

  担任市秦剧团团长一职多年的倪文芳也觉得,仅仅站在兰州市秦剧团的发展角度上来看,不论是100年还是50年,兰州的秦腔都是在大踏步地前进。“秦腔兰州派或是兰州秦腔是有这个叫法的,像我们是以花脸和须生为主的,且表演幅度比较大,这就是与西安(秦腔)有区别。应该说,这个特点的形成就是秦腔发展的一个最好的说明。”而2007年将京剧剧目移植为秦腔,无疑在倪文芳眼中是兰州秦腔的又一发展和突破。“那一年我们用1000欧元从上海京剧院争取到了《曹操与杨修》剧本的改编权,将其改编移植为秦腔《曹操与杨修》。邀请了中国剧协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担任艺术指导。这个剧目我们安排了两组演员,一组阵容是由我们兰州秦腔的‘三张王牌’——‘西北花脸王’张兰秦、‘梅花奖’得主张小琴和须生名角张安学组成,他们分别饰演曹操、倩娘和杨修;另一组是清一色的青年演员。当秦腔版的《曹操与杨修》登上北京长安大戏院的舞台后,整个京城戏剧舞台轰动了……”

  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70岁的张克孝还一点没有离开的意思,在兰州港滨河公园的一块阴凉处,他端着自己组装的板胡,拉了一曲又一曲……

  张克孝不知道他所好的这个秦腔到底唱了多少年,也不知道秦腔从啥时候传到兰州的,更不知道从1909年开始的这100年,兰州秦腔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他知道的就是这个自己爱听的、也是他生活中唯一的慰藉是一天也不能少了的……

  明天,端着板胡的张克孝还会准时来这里……(雷媛)

                                                                       来源:中国戏剧网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